原来神父回国后,第一站就到了我们这个偏远、贫困、落后而且教友少的堂区,看着神父干得热火朝天的样子,我很受感动,心想:如果教会里都是这样没有神父架子,能献身福传、肯吃苦耐劳、喜欢默默奉献的神父,教会不愁没有辉煌的未来
一家人全靠种地为生,勉强维持生活,面对可怜的孩子,万般无奈,只有求助天主,求助教会,恳请各地神长教友,善心人士伸出援手,救救这个孩子。
我到的第二天,教授的老母亲就笑眯眯地送来教会办的刊物,内容多为教徒入教或入教后获得神的启示,及教徒间互相帮助给自己生活带来奇妙变化的文章。有一天,一个朋友带我去听一个关于世界和平的讲座。
余祖亮的两个儿子都过着自食其力的快乐生活,受父亲的感染,也都有怜悯和同情之心。小儿子在念大学的时候,每月只要三百元的生活费,而且还要省吃俭用去帮助贫困学生。余祖亮感动了家人,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陌生人。
典礼会场走进会场,红色条幅上醒目的大字点出了今天的主题,长长的桌子上摆满了饮料和果品,学员们的爱心奉献营造了教会大家庭的温馨氛围,呈现了庆典的喜庆色调。
他过的是祈祷与克苦的生活,一日三餐大都是自己腌制的咸菜,他常给我讲圣五伤方济各、圣本笃打苦鞭、扎苦带的故事。几乎每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都是在屋外坐着念玫瑰经,他常对我说:亮亮,求圣召,立志修道吧!
耶稣基督的爱是无界限的–同样,那些追随基督大爱的足迹,和时刻准备牺牲奉献的人们,也是超越国际的。基督爱的纽带把我们所有人凝聚在一起。
春节后数天在辅仁圣博敏神学院的耶稣会院小住,与房神父等耶稣会朋友一起生活,也再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位学者前辈。记得当时谷寒松神父等耶稣会神长知道我在辅大后,便在春节期间有了这样的安排。
4.在他们的生活中,尤其在他们死的时候,我要护卫他们。5.我要多多祝福他们从事的工作。6.罪人在我心里,好比进了仁慈的汪洋大海。7.冷淡的人将变成热心的人。8.热心的人将迅速地进修到更齐全的境地。
“几十年来,在圣公会团契里的生活塑造和滋养了我作为一名天主教基督徒的门徒身份。这是我第一次领受基督生命和信仰的圣礼恩宠的地方,作为牧师和主教,我已奉献了半生。我将永远珍惜这一切,并为此而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