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8:21-22)这就是我们教友作为生活准则的行为楷模。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懦弱的表现,而我们教友乐此不疲,奉为圭臬。
(玛16:19-20)伏祈圣神助佑,同仁努力,是能取得群羊归栈,共属于一牧,愈显主荣。
耶稣被捕后,大司祭的仆人伸手打了耶稣一个耳光,而所有的人应该还记得,耶稣在山园中伸手抚摸了玛尔果的耳朵,治好了他。这个枯手的人和历代贤人一般,他伸出的是希望的手、求助的手、信心的手。
“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的一切”(玛28:19-20)不要以为福传是神父和修女的“专利”与我们教友没有关系。其实每个信徒都有福传的使命。
(摘自《山西晚报》/韩玛尔谷)
这次他开始认真读起《圣经》来,当他读到新约部分,看到犹太伯大尼有位名叫玛达肋纳的妇女,生活放荡不羁,屡犯第六诫,在城中有“罪妇”之称,但当她聆听了耶稣的教诲之后,痛改前非,涤恶务善,爱主敬主。
(玛5:8)这幅漂亮的“赤子童心”画面如今还历历在目,因为那一幕真的太感人了。
试想,他在革责玛尼山园还拔出剑来使用。可是他有时候却显得天真和恐惧,不过他到底还是个老实人,曾为自己的错误作最真诚的忏悔”。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0月2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小堂的清晨弥撒中表示,天主总是慷慨地赐给人恩宠,但人狭隘有限的眼界很难理解天主圣爱,唯有恩宠才能叫人明白天主圣爱的丰富。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1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他表示,信徒受到两种危险的引诱:一种是神化世物的诱惑;另一种是崇拜习惯的诱惑,似乎一切都该永存不朽。然而,唯一永恒的美是天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