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出,在十字架的正义面前,人类或许内心产生反感,因为这反映人类并非自主的生命,而是需要天主方能充分实现自我。
最后,主教邀请众教友继续为教区神父、修士、修女祈祷,使他们都能全心全意用整个生命去服务自己所服务的团体。 在圣道礼仪后,举行了庄严神圣的重宣司祭圣职的许诺礼。
天主赐予我们生命时与我们同在,在生活中与我们同在,在喜乐和考验中与我们同在,在我们忧闷和失败时与我们同在,我们犯罪时,祂依然与我们同在,因为祂是天父,绝不遗弃我们。
圣神“有净化言词、使其成为生命的传递者”。“人的言词如此脆弱,甚至还能撒谎、逃避自己的责任,只有圣神才使我们的话语变得洪亮清晰”。当圣神倾注在人的话语中,人的话语就会越过框架、阻力和分裂的墙壁。
祂就是生命的食粮(参阅:若六35,48)。天父,当祢赐予我们食粮时,求祢在我们内滋养对弟兄的思念,唤起为他们服务的需要”。
他的经历驳倒了认为伊斯兰教徒全都是暴徒的观念,证明有些穆斯林为了使基督徒脱离伊斯兰国组织的控制而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因此,穆拉德神父以自己的经历见证了东方教会的信徒和耶稣的门徒面对危险的价值观。
与基督的相遇却使他开启“从死亡到生命的过渡”。从那一时刻起,他只仰赖基督,接受洗礼后成为天主手中的器皿,让众人认识天主。
老神父世事静观,以101岁高龄的独特见地与众教友开心分享,并语重心长地提醒教友,全心信靠天主,一定要把天主请到自己的生命当中。老神父虽已101岁高龄,但依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
在多尼泽蒂神父的生命里,他一直都在行动,不断帮助有需要的人。他曾为那些一无所有的人购买土地和房屋、为贫困的年长者建构济贫院、为孩童安置幼儿园,以及为贫困者提供食堂等等。
这意味著「成为传教使徒夫妇,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上为福音作见证,彰显属于基督的美妙,给生命和爱带来更丰富的意义,叫世人看到基督恩赐的望德」。在这方面,阿桂拉和普黎史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