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初学院于1986年在南岗子小德肋撒堂恢复,院址为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6号,截至2023年,初学院已培养了60余位望会、保守生与初学生。
实际上,传播不在于“传递理论或技术应用,而是为他人留出空间,缩小一点自我的空间”,从“偏见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表明“真理,使之不离开爱德”。
相信在这四十天里,他们将与主同行,在祈祷、守斋和爱德中,不断更新自我,迎接复活节的到来。(原载:ZJTZJ我存)
7.符合于教会对于此神学德行的训导,这些关于信德的反思,力图集合于教宗本笃十六世关于爱德和望德的通谕,实际上,他几乎完善了这道关于信德通谕的初步撰写。
玫瑰山庄建有露德圣母山洞。据介绍刚建成时干干的,主教祝圣后慢慢渗出水来,能湿透手帕。有七位教友天天来祈祷,天主圣母俯听我祷,不久泉水涌流,从未干涸。可见天主的工程也需要信友的配合。
这样的传统源自圣经,例如《德训篇》中便有这样的记载:不要忽略长老的传授,因为他们也是从祖先学来的;从他们那里,你能学得明智,在需要时,你便能自知解答(德八11-22)。
当时多亏常住老主教府的丁宗杰、陈云棠、梅乘骐、蔡良申、蒋润生、陈忻德、张鸿耕、沈振安、艾祖章等前辈神长,沈保智秘书长以及范富强和俞新华两位铎兄,还有时在教区不同机构服务的沈保义、卢树馨、朱兆庆、朱方济、
为消除中国人对洋教的误解,能真正认清和了解教会,雷鸣远神父不但将自己的国籍改为中国籍,而且先后于1927年、1929年创立了两个国籍修会——耀汉小兄弟会和德来小妹妹会,全心全力为中国人民服务
(路23:34)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对曾经严重伤害她的激进头领爱得那么真诚,以致当这个头领因患肺结核而被各家医院拒收时,德肋撒修女热情接纳、悉心照顾了他,使他感动不已。
1547年圣方济各·沙勿略在德纳特写成《摩鹿加要理问答》,其内容则是按照信经的史实编成的讲义,专供传教员予以发挥的要理问答。本书是以中文写成的,以备在中国传教事业时使用,可惜已经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