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艰苦年代,无论去哪里全靠步行,两三天走一个村庄,不到30岁的小伙子,推着一个独轮的木制小推车,一侧放着衣服和棉被,一侧搁着祭衣包和日课等圣事用品,奔走在福传路上。
如果天主把莠子从“小”就铲除的话,世界上就没有人存在了,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天主“不喜欢恶人丧亡,但却喜欢恶人归正,离开邪道,好能生存。”
(伯后3:9)任何一个人的丧亡对耶稣来说都是万剑刺心的痛,因此,他不惜历尽千辛万苦,受尽奇耻大辱,甚至牺牲自己天主子的生命来拯救人灵。
喝了圣水,到天刚亮,烧就退了。闫红梅修女从得病开始,从来没有抱怨过,她只是说,得这个病,对我就是好事。一切都随天主旨意吧!天主愿意,我就愿意。她很坚强,也很少掉眼泪,无论何时基本都是面带微笑。
4“天主子女”这个根本的身份确定了我们该如何生活,就如在福音中看到的,基督总是回到他自己——天主子的身份上,也就是说,回到他与天主的基本关系。
总之,母亲是很乐观的一位中国传统妇女,一切真善美的歌曲,她都喜欢唱,天生爱唱歌。在我的家乡,教会渐渐开放后,家乡的弥撒中,母亲更是主要唱经班成员。开始村里没有修女,神父也是好久才来一次。
在耶稣及其稍后的年代,也就是大约公元七十年圣殿被毁之前,犹太人的逾越节是将信奉梅瑟法律的以色列信众聚集到耶路撒冷,为行羔羊的祭献并共享逾越节羔羊;这庆节就是为了纪念以色列人出谷的事件,在纪念中庆祝天主从埃及的奴役中解救了他们
但济南教区做得很不够,只有洪家楼天主堂有个文宣组。我从国外学习回来之后,成立了福传小组等几个小组,后来他们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有些小小的成绩,但是很不够,是一个堂区的作为。
但性别理论至少给我们启发:原来歧视现象的核心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以及法律公正的问题,是需要人结合起来争取的,男女平等不是从天掉下来、给予人人的恩赐。
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之情接受生命,并为了祂的尊荣和我们灵魂的得救而保持生命。天主把生命委托给我们,我们是生命的管理员,不是生命的所有人。我们不得处置生命(参阅教理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