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共祭的枢机主教和总主教们都和教宗一样,穿着鲜红色的祭衣,整座大殿充满洋洋喜气。弥撒中教宗作了内容丰富的长篇讲道,指出天主教会的大公性、至一性、普世性以及直接由宗徒传下来的种种特征。
故此,教会为使信友确实体尝基督在弥撒中,以不同形式,渐次亲临于“因主名而相聚祈祷的教会团体之中”、“圣言的宣讲”、“圣职人员的服务”,以至卓越地“实体”亲临圣体圣事内,教会规定“圣体”不可保存于举行圣祭的祭台
……大众募捐了二千两银子送到耶路撒冷作赎罪祭的献仪。”(加下12:40-43)新教的圣经比天主教的圣经少七本书,其中包括上述的玛加伯书上下,所以基督教不承认这段圣经有启示的价值。
他回顾了在第比利斯与亚述-加色丁团体一起为叙利亚、伊拉克和整个中东和平热切祈祷的时刻,并提到在传教主保圣女小德肋撒瞻礼当天为格鲁吉亚天主教徒主持的感恩祭。
教宗在文告中自问:“有谁可以自以为够资格领受司祭的职务呢?有谁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度献身事主的生活呢?”。教宗于是进一步点出隐藏在圣召背后的奥秘,那就是天主主动的召唤以及人自由的回应这两种爱的交织。
十月二十五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上主持非洲主教会议第二次特别大会闭幕式弥撒圣祭,发表了上述振奋人心的讲话,特别令非洲人民深受鼓舞的讲话。
因此,“司铎既然与基督司祭的行动相结合,就等于每天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天主;司铎既以基督身体为食粮,就是在心内参与基督作信友食粮的仁爱。”
耶稣自称为人子,除了暗示他有默西亚的神性,以及他将受苦难,还暗示他末世永存的光荣,尤其他在受审时答复大司祭盖法的话(玛26:63-64)更将人子这个名词所含的全部奥义表达的淋漓尽致。
本梵蒂冈电台请灵衣会会士奥古斯托‧肯迪神父谈谈他们的使命,他说:答:灵衣会的使命就是让基督慈善的温柔在今日显现出来,那是基督对受到磨难、忧伤、孤独之苦的人的温柔;同时,在从事这项善行时,医护人员要怀抱一颗
逃入后需由会众裁决,若属误杀之罪,则需留在避难城内,直到“大司祭去世”。在此之前若擅自离开避难城,遇上报血仇者被杀,报仇者不负流血罪(户35: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