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的那一天,那个被冤枉的人哭着对神父说:真不是我干的……神父说:孩子,我早知道不是你干的。这叫一个泪奔泪流啊。
她在大学里给同学的印象就是一个整日满脸愁容的人。毕业参加工作后,对现实生活悲观失望,多少次她都想一死了之。后来,她认识了一个邪教组织的人,让她去参加他们的活动。
这样的人以一颗分裂的心,在保持浪漫关系的同时,追寻一个要求独身贞洁的圣召。这是一种“妥协意识”,这种意识会在修士中间形成一种“无言的约定”: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互不告发。主教说的一点不错。
那么,崇拜邪神的人、偷盗的人、不孝敬父母的人,是否更应受到严惩呢?若是这样,那么有几个人能够存活呢?天主在现世不惩罚有罪的人,是等待我们的悔改。
古往今来有许多诗章对这一美德大加赞扬,如:谦尊而光,谦光自仰,厥辉愈扬。又如:谦者常胜,娇者必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让人落后等等。谦虚的人生哲理似乎是耳熟能详的真理,人人皆知。
但这第四条诫命并不要求父母是完美的人,因为幸福的许诺与子女的行为有关,而与生养他们的人的行为毫不相干。教宗说:第四诫论及的是子女的行为,与父母是否有功劳并不相干。
但信仰改变对死亡的观念,邀请有信仰的人不断皈依。(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1月5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追思弥撒,缅怀一年来去世的枢机和主教们。28位枢机在场参礼,其中的25位与教宗共祭。
她义无返顾地追随基督的脚步,但却常被人误解为疯子、心理有问题、歇斯底里等等。我能体会她被人误解时的心情,那种落寞,无助,以及被众人鄙视时的痛苦,是不少跟随基督的人都曾品尝过的。
2014年10月10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迎来了教区第一届青年百日培训的亲子交流活动,有25位学生家长参加。
当天的活动包括信仰见证和音乐会,献唱者有安德烈‧波切利和以色列女歌手诺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