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降来是为了带给我们真光,使我们分享天主的永恒生命。每个教友家庭、教会团体以及圣堂中均适于在将临期开始布置一个将临圈。圣诞马棚(槽)圣诞节在教堂、家庭中张搭马棚是本节日的显著特色。
向善的天性催促着有良知的人们做着内心的反省,感召那些人前来聆听这与别人教训方式不同的“先知”的正义教诲:“贫穷者是有福的,哀痛者是有福的,缔造和平者是有福的,追求正义者是有福的……”这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天国宪章”向人们宣告了天国的福音
三部“对观福音”对耶稣显圣容的记载大同小异,耶稣在伯多禄、雅各伯、若望三位宗徒面前,发显他天主性的光荣。
但与其他兄弟教会相比,感知福传的差距,惊叹之余,教人自愧,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涌上心头,经过仔细研究各地的传教情况并作了自我反省,慨然执笔,提出几点拙见:1、梵二会议明确指明,司铎的首要职责是“向万民宣讲天主的福音
他还就如何善度此圣年作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参加一次朝圣旅程,不要判断人或给人定罪,而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把安慰和关怀带给那些在今日世界中受苦及生活不稳定的人、被剥夺了尊严的弟兄姐妹,重新接近修和圣事,发现生命的意义等
胸中燃烧着炎炎爱火,在夜的黑暗中发光闪烁,他要将人类的自私焚毁,要将冰冷的世界烧热,他要在人们沉睡的迷梦中完成自己伟大的使命、神圣的职责,甘愿将人类罪恶的十字架肩荷,经历无数的屈辱坎坷,直至牺牲自我,献出生命
这四旬期首日的福音邀请我们做这历史的主角,接纳3个克胜罪的补救方法,3剂医药。教宗提出的3剂医药是:祈祷、行爱德和守斋。他解释说,祈祷是在表达信赖上主,与祂单独相遇并向祂敞开心灵。
《若望福音》记载,耶稣看到玛利亚为了兄弟拉匝禄的死亡而流泪,祂也不禁流泪(十一33-35)。教宗表示,「耶稣的眼泪是治疗冷漠的一剂良药」。
当天弥撒的福音记载,耶稣以恶园户的比喻向经师和法利塞人解释了这个道理(谷十二1-12)。一个人把自己的葡萄园培植并整理好後,交给承租的佃户管理。
斯德望戳破这表象,因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教宗说:「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些隐藏的抗拒,但它的本质是什麽呢?就是它不断阻挠悔改的进程,始终如此!它总是阻挠,从不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