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个建议: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教会都特别重视圣经学习,但结合牧灵、实践信仰、适合普通教友用的解经书比较少。
宣讲天主之圣言及给予礼成祝福,也属主祭的职务。
学习是多面的,并非要多项全能,而是为发展个人的多方面—德、智、体、群、美、灵,培养一个更为整全的人。 人的才华不会只是单一幅度的。
在奉献生活年牧函中,教宗明确要求,我期待你们具体地……接近穷人;在刚刚结束的菲律宾的牧灵访问中,教宗又呼吁关注和照顾穷人。
可惜我只知道Teresa和Cecelia,一个在教区主教座堂做彩色玻璃,进行中西宗教艺术融合的探索,一个在教区光启社辛勤耕耘,引进编辑出版了无数宗教和灵修书籍,两人为教区的牧灵福传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是金主教非常赞赏的平信徒
北京教区在西什库教堂组织了一个教友提高班,当时王学美想为教会做事,又苦于没有足够的教会知识,于是时年65岁的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为期四年的培训,其中有《教会史》、《基本神学》、《伦理神学》、《圣经》、《教会礼仪》和《灵修
8日下午,苍南堂区龙港君王堂、灵溪堂举行了庆三八活动,分别由金神父和张神父主礼弥撒,然后教友自发组织活动,两堂口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活动内容是圣经中有关于妇女章节的分享和日常生活分享。
面对这样的问题,一部分神长教友以行动做出了回答:他们正在竭尽全力地开展牧灵福传——查经、祈祷、分享、见证。
我祈求天主,愿一年一度的纪念能为所有基督徒提供机会,深入新福传非常现实的层面,善加利用每一个可以运作的工具,使能在堂区团体中开创适宜的使徒和牧灵工作。
礼仪之争后,教庭虽对祭祖做出了更为本地化的牧灵指引,但就祭祖与尽孝之间关系的解释仍嫌不够清晰,乃至今天,每年追思已亡日及炼灵月,神父们的讲道大多还是停留在末世论层面,较少将教会的追思传统与中国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加以联系作出本地化的神学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