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天主献上的每个祈祷都是『藉着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内』完成的,仰赖祂的代祷」。教宗接着表示,基督是我们与天父之间的中保。
天主教会与东方亚述教会的正式神学对话于一九八四年开始,并于一九九四年发表了基督论的联合声明,承认天主教徒和亚述礼信徒共同分享在基督内的信仰。现在,这一友好的神学对话继续围绕教会圣事进行。
在弥撒讲道中柳神父分享了耶稣复活的奥迹,邀请大家在复活的基督内,不断更新自己,一心依靠主,相信主,懂得感恩,努力行善,活出一个崭新的生命,开创堂区发展的新局面。
礼仪以祝圣新火拉开了庆典的帷幕,主教以新火点燃复活蜡并在复活蜡上祈祷刻划,将五枚乳香钉依十字形插入圣蜡中,象征光荣复活的基督,以祂的真光驱散我们心灵的黑暗。
“有求必应”几乎是任何宗教信仰对于神明的基本期望,基督信仰团体也是一样。一般基督徒最常挂在嘴边彼此鼓励的圣经金句,往往是“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着;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
信德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从福音中我们可以看到,信德不仅仅对自己重要,同时对他人也很重要。这个信德不仅能够救自己,而且能够救他人。
念信经中的他因圣神由童贞玛利亚取得肉躯,而成为人时(但在圣母领报节及圣诞节时要跪下,见弥撒本红文);念第一式感恩经中的全能的天主,我们恳切求你,命你的圣天使……时,执事恭读福音前
还没容我往下说,闺女马上接话分享,说她下午在家心里烦躁,非得出来,别处还哪儿也不想去,就特别想来这儿,原来是天主让咱们传福音来了啊!
同时,我也有着“产痛”,就如主耶稣在若望福音中所使用的比喻一样(若16:21),在司铎生涯中,苦与乐、冷与暖、悲与喜总是交加而来。为现在服务登村三洞堂区而言,我又一次注定要领受主的恩典与召唤。
这种两全其美的想法,似乎不存在耶稣的福音精神中。我们若翻开四部福音,唯一的一次“今生及永生”均能享福的例子,是发生在那次伯多禄问耶稣,他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他,将来能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