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她加入英国利兹(Leeds)的圣佳兰修会。现时,她名叫嘉大肋纳修女(SisterCatherine);虽然不同名称,但仍是同一个人。
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狭窄的小我于一个更宽大的境界,感觉到有一个“谁”拥抱着和涵盖着我们整体生活。会感觉到,即使我们每天遇到各种艰辛,生命中的一切会有意义,而且有个好的命运仍在等待着我们。
(玛18:21-22)这就是我们教友作为生活准则的行为楷模。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懦弱的表现,而我们教友乐此不疲,奉为圭臬。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撒撒修女用服侍穷人的方式度过她爱人的一生:德撒撒,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27岁成为天主教修女,1948年远赴印度,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1997年去世。
(玛5:9)我们可敬的德兰修女,韩国总统金大中教友,都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又如圣言会修士马瑞安·扎拉斯基,也曾获得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教宗表示与受难者的亲友同感哀伤,承诺会特别为他们祈祷,并赐给他们代表复活主的安慰及力量的宗座降福。 教宗接着谈到将于本周五(7月27日)在英国伦敦开幕的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当天午后教宗会立即返回梵蒂冈,结束这次简短的访问。本梵蒂冈电台访问了冈道尔夫堡本堂主任司铎迪莱蒂神父,他说:答:我感到非常欣喜,当然,冈道尔夫堡的居民也同样感到欣喜。
这样借学习圣经,福音的精神不断地融入我们的血液,深入到我们的骨髓,天主所启示给教会的宝藏也会日益充沛人心,由于加倍仰慕“永远长存”的天主圣言——精神生活必可获得质的飞越,灵性亦会丰收属神的祝福和鼓舞。
如果有几名乞讨者,人均钱数会更少。而从乞讨者那谦恭的声声谢语中,不难看出,他们对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能要到这么多钱,已是感到欣慰和高兴了。但值得反思的是,主日进堂教友近300人,人均施舍仅为一角钱。
如果天主行事公正无私,“使太阳上升光照善人,也光照恶人”(玛5:45),那么为什么还要加入教会呢?近来,人们一直在强调:天主与之和好的是世界,而不是教会(格后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