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特别要提到扬州市的林跃斋老人,他不顾年老体弱,将教友们捐赠的每一件衣服都清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月十号发工资后,他所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去邮局给我们邮寄衣服,我们代表受助家庭对这位可敬的老人和当地热心的教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那时牛坊的教堂还没开放,为了感恩天主和报答天主的大爱,杨女士每天都在家中,念玫瑰经,拜苦路,守斋克苦,以报达天主的恩典。
信仰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事,基督徒应好好地接受自己宗教的教育,研究圣经教理,培养爱德;不能一天只局限于念多少经,克多少苦、守多少斋、磕多少头,只救自己的灵魂、不管天下人的死活;基督徒应投身于社会,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和造福整个社会
的作者耿俾思说得更明显:“一个人若不为耶稣的缘故甘心忍受苦难,必不能懂得天上的事理”,他还说过:“世界上的人,愿意升天堂的不少,愿意背十字架的不多;盼望享神乐的不少,甘心受艰难的不多;同耶稣赴席的不少,同耶稣守斋的不多
但在祈祷刚一结束,倾刻间便会沉迷世俗红尘之中,虽然没有明言“除掉他”,但却用具体事实说明自己要把心中仁慈良善的天主耶稣“驱逐出境”;本来定志要服从追随基督,在四旬期内克苦守斋做补赎,尽量减少有害娱乐,但转眼间又会投入影视节目或狂欢滥饮之中
祈祷、哀矜和守斋是四旬期邀请我们“开放和空虚自己”的三种形式。在天主面前,我们重新发现彼此是兄弟姐妹,“我们不再是威胁和敌人,而是旅途的同伴。
当时在河北献县有马本斋领导的回民义勇队、文安县有杨春圃领导的回民抗日挺进军、安国县回族建立的抗日自卫队等,给敌人很大的打击。
不管我们年岁大小,死亡总是必经之路,在我们人看来,认为是坏事,但在天主那里,可能是好事。我们得知道没有罪的人的死亡是件荣幸的事,并不是可怕的事。
记得在动乱年代,我们全家大小每天坚持围在奶奶的炕上共同祈祷,尤其是在四旬期更是如此。我能在上小学一年的时候就认识许许多多的汉字,其中大多数是繁体字,就沾光于跟奶奶学习经言要理。
调整后的沧州教区划分为20个堂区,正副本堂46人,根据堂区的面积大小和教友人数的多少,设堂区主任1人,副主任1—3人。这是该教区自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对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沧州教区李连贵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