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明确,天主圣子耶稣基督之所以选择隆冬夜半、荒郊旷野、山洞马槽,作为他进入世界的凄惨背景,其中所蕴涵的奥义乃是非常直观且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谁一看就懂,他正是为了针砭、纠正人类那根深蒂固的高傲、自私和贪得无厌的物质主义以及醉生梦死的享乐主义
答案只能从耶稣那里获得,耶稣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玛16:24)。苦路经上说:背十字架就是该忍受天主所赏的患难贫病,及各人本分当尽之苦劳。
认识耶稣是每个人都能领受的最美好的礼物;对我们而言,遇到祂是我们一生中最好的事;藉着我们的言行让人认识耶稣乃是我们的一大喜乐(《阿帕雷西达文件》29号)。
若望优柔地把头垂在一边搭拢双手,神情焦虑,伯多禄勃然大怒地站起来,弯身前倾向着若望,左手搭在若望的肩膀,紧贴耳边,似乎在问:你知道是谁吗?
人从出生开始就在经历各种各样的烦恼,不是有了信仰就什么烦恼都没了。因此保禄说:你们要常常喜乐。一个人天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喜乐,因为真喜乐是由圣神而来的果实。
奉教是每一个天主儿女的心愿,因为奉了教就开通了到达天堂的路,谁不愿升天堂呢?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外朋友至今未能奉教,徘徊在教外,多让人心焦?是什么原因使其不能如愿以偿呢?
没有痛苦,人就不会奋发向上;没有痛苦的经历,人就无法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和珍惜自己。只有肯定、超越、珍惜自己,站在自身以外看痛苦,才知道痛苦是奇妙与美丽的。
……无论人是如何绞尽脑汁地去证实或否定天主,祂总是永远真实存在着。可是有人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有天主,因为天主不存在,所以无须证明。首先要问:天主是谁?天主是怎么定义的?
看,远处一对男女相挽着踏着布满玫瑰花的甬路缓缓走来,他们的身影在花雨中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融入其中,足以让人忘记留恋周围的美景而把视线倾注于他们。他们是谁?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会如此不同。
这个主题选择了莱奥帕尔迪的一句话“我是谁?”这个对人的认同、对他的命运的提问出自人的经历的深处。没有一个人不提出这个疑问。今天我们仍然看到需要对人的认同、尊严、为人的价值进行慎重地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