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虔诚的基督徒而言,《圣经》中的故事是立身处世的标准,更是不可违逆的圭臬,就连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时都必须把一只手放在《圣经》之上,以象征其誓约之神圣。
钟鸣声提醒人们牢记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价值,它是那些永远不会出生的婴儿的声音,并对一个因自私而心不在焉的世界提出警告。
这几天,教宗方济各在拉丁美洲牧灵访问中发表的讲话继续在全世界范围内激起评论与反响。除此之外,教宗在返回罗马途中与随行记者的问答,更涉及一些引人深思的议题。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基督徒的希望,尤其论及希望的仇敌。许多人不顾艰难困苦,顽强奋斗,寻求更美好的未来,相信自己的子女必能过上一种更公正和更安详的生活。
但必须注意,我们的宣认和分辨应涵盖且顾及上主所要赐给我们众司铎的牧灵意向。教宗阐明,司铎应不断前行,增进自己的信德。若信德不成长,就不会成熟。在人的生活,包括司铎的生活在内,时而有半途而废的情况。
教宗本笃十六世结束在柏林的访问后,前往东德的爱尔福特,那里的人民对教宗的来访有何期待?
教宗方济各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强调,封闭态度是“历史上许多邪恶的根源”。他邀请教会成为接待的教会,因为圣神要的是开放,是一个“所有人都能参与”的团体。
教宗特别指出,福音书向我们展示了祈祷在耶稣与祂的门徒关系中的重要性。教宗首先讲到耶稣在拣选宗徒的行动前的一段祈祷:“在这几天,耶稣出去,上山祈祷;祂彻夜向天主祈祷。
教宗本笃十六世着重强调了马耳他骑士团的独创性。教宗说,你们的宝贵行动不是简单的慈善事业,而是福音之爱的有力表达和活的见证。
教宗表示,圣体圣事“是最大的圣事”,是生命的食粮,并特别强调了圣体圣事对有罪人类的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