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的神父:人来了,没教堂。城里的神父:你知道当神父更难过的事是什么吗?山区的神父:是什么?城里的神父:有教堂了,人不来。一位大都市的神父也过来了:你们知道作神父最最难过的事是什么吗?
然而,蕴藏在基督这彻底的自我给予中,同时他也同样从人——基督徒得有完全的“接受”就如他降生接受了人性,与人同居共处,以慈爱和宽恕接纳了同胞——妇孺、罪人和外邦人,基督的接受及给予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他与人相遇
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之宝则其余三宝就没有了人生意义。当然,人也不能只是信仰而不去工作。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说:谁若不愿意工作,就不应当吃饭(得后3:10)。
物质主义的价值观没有穷尽,无法满足人心的渴望,因为当人拥有了一个有价值的物质时,其它更有价值的物质就会出现,人只好在不断拼搏中希望得到更有价值的更多的东西。
精打细算,苦心经营……人的一切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自己的欲望或者说希望进行。
但是,没有信仰,人的心灵和精神将不能挺胸抬头看得更远——他所能看到的只限于狭窄的地球表面,而永远看不到广阔的星空之外对于生命的意义。
《圣经》上说,人他怎样来,也怎样去;他操劳追风,究有什么益处。(训5:15)一切功名利禄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褪色,而且终将归于乌有。我们中华民族也深谙此理。
面对苦难,贝蒂·史密斯在《布鲁克林有棵树》一书中,向我们描述了两种人,一种人从苦难的背景下走出来,从此更富同情心,一种人从苦难的背景下走出来,以自己的背景为耻,不敢面对,只好找比自己背景更凄惨的人去嘲笑
经师和法利塞人带来了一个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妇人,叫她站在中间,便向耶稣说:师傅!这妇人是正在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在法律上,梅瑟命令我们该用石头砸死这样的妇人;可是,你说什么呢?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陶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