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圣母歌最庄严,真堂皇,南通狼山圣母堂;祭台上,山洞中,有我无玷后母皇;捧圣手,举圣目,环顾近远看四方;要我们,众儿女,都到狼山拜亲娘;仁慈母,爱儿郎,安慰忧苦治病伤;赏殊宠,赐特恩,保佑神形都安康。
上午10点,刘神父和本堂神父一起共祭,本地教友和我们一起参与这台弥撒。在弥撒中,虽然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但我们能感受到弥撒中的每个细节。在基督的爱里我们不用语言就可以心有灵犀,一起感受弥撒的神圣!
这在感恩圣祭中特别感受到和不断加强的。所以梵二的《教会宪章》第一章的开端指出:「基督是万民之光,本届神圣大公会议……切愿使教会面目上反映的基督之光,照耀到每一个人。
尤其是当围着爱的伟大奥迹——弥撒圣祭——举行隆重的祈祷时,经验基督的临在,最为亲切。然而,不论是基督的临在,或者是人们的注视,并不局限于教友团体之内。
流行饮品要用苹果酒,因为苹果为罗马女神(Pomona)是神圣的,和要吃一些油炸圈饼(doughnut),取其圆形,表示以祭亡者永远存在的灵魂。有些还有用南瓜做灯笼,总之是要光怪离奇。
弥撒辅祭、教会各种活动中的服务,以及清理堂区的环境卫生等,首先看到的是他们子女的身影。在生活节奏较快的美国,能牺牲大量时间为教会公众服务,实在是难能可贵。
今天弥撒开始就先声夺人:在具有现代韵味、活泼、节奏感强的在四声部美声中,在悦耳动听的进堂咏圣乐中,辅祭生、读经班、青年礼仪组、主教及四位神父缓缓步入教堂走上神圣的祭台。
弥撒在修院里是不可或缺的,每当夜幕低垂,一天的课业结束,修士们又齐集圣堂,同心赞颂,并透过弥撒圣祭,把一天所得奉献于主。
杜神父长期在远离城市的山区为教友们服务,山区交通不便,他总是背着祭包,精神十足地爬山越岭;他落脚的地方是别人搬走后闲置的旧房子,低矮潮湿,光线昏暗。
这不是刚才给神父辅祭的陈修士吗?高神父的心像被一把利剑刺穿。鬼子军官得意洋洋。这叫做敬酒不吃吃罚酒。走!鬼子军官一扬手,他们把陈修士带走了。高神父痛苦地目送着他们走远了,才立刻让所有的教友马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