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行是带领旅途中的天主子民与基督相遇。 的确,人总是不断地寻找自己的根源,这是人永不满足的欲望,基督信徒也如此。早在中世纪,前往圣雅各伯墓前,到罗马和耶路撒冷朝圣的信友已络绎不绝。
托朗枢机5月29日接受梵蒂冈电台采访时表示:教宗同他的经师朋友和穆斯林在哭墙前的镜头,是他此行的最好写照。这幅画面以最佳方式总结了他的朝圣之旅,即宗教对话的重要性。
教宗方济各向意大利公教大学联合会的青年提出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好学。教宗写道:「大学生活的精随在于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思索,这种生活揭示了人走向真善美的张力。」
当天是圣西满及圣犹达宗徒庆日,弥撒福音叙述耶稣召选门徒,建立教会(路六12-19);读经则描述教会有如建筑物,靠着耶稣这块建筑物的角石结构紧凑,逐渐扩大(弗二19-22)。
表面上是为度奉献生活的神职人员而定的,似乎与我这个普通教友毫无关系,但是当自己静下心来看这个问题时,反而感觉奉献生活年,也是我的年。
白天是紧张的学习,晚上安排不同的活动;有家庭祈祷礼、团体修和礼、朝拜圣体礼及成果展示。每一天有不同的活动,带动学员们在不同的祈祷方式与活动中认识自我、认识天主。
与这形象经常连接在一起的是一位忙碌的妇女,她的忙碌不已与选择停下来聆听默想天主圣言的人形成对比。圣玛尔大留给教会的榜样是勤快的服务,竭诚细心的筹办一切来服务款待耶稣。
他说,耶稣是我们祈祷的老师。祈祷是一项恩典,它要求我们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来接纳。基督信徒在这经常将天主关闭在外的世界中,要做祈祷的证人和希望的记号。
麦克伦南说:我认为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是学生真正开始学会如何跨越传统聆听他人。学生们在彼此接触彼此聆听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今年25岁的我已为人母,是一个老教友。回想过去,真是不勘回首,迷茫中不知自己所为何来,归之何去,也曾努力过,想出人头地,但还是在一个很小而又落后的村子里挣扎,只能做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度过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