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大尼安老院的画作,正正揭示了这个奥秘的意义:“只靠自己本性的力量,人类将不能到达‘父的家里’(若14:2),不能获得生命和天主的幸福。
教宗指出:“若我们发现司铎没有服务的能力,或许这些司铎是自私之人,他们多少走上了“企业家”的路,就失去了成为门徒的能力:觉得自己是老板。”
明年是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号召世界各大宗教领袖在意大利亚细西为世界和平祈祷二十五周年纪念。在一九八六年那次祈祷机会中,各大宗教领袖联合作证指出:宗教促进人类团结与和平,而不是他们彼此分裂与冲突的因素。
(若12:32)然而,当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之后,这福音却不被全部门徒所接受。许多人视耶稣会带来个人风险而逃走。当耶稣被钉十字架后,一切关乎他的盼望与计划,都变得毫无意义。
为教宗的辞世而哀伤当天的福音记载,门徒们在耶稣受难死亡后,感到迷惘徬徨,耶稣则在复活的真光中显现在他们面前(参阅:若廿19-31)。枢机指出,随着教宗方济各的辞世,我们今天也有同样的感受。
断开牵连已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亦曾在通谕《生命的福音》(EvangeliumVitae)中,提出死亡文化(cultureofdeath,指一种强调弱肉强食的处世观念)的概念,并呼吁黑手党老大放弃
教宗方济各12月20日在保禄六世大厅接见了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团体的八千名成员,勉励他们与剥削近人的恶的束缚对抗,继续以他们的创始人奧勒斯特·本齐(OresteBenzi)神父为榜样,为弱小者服务
若没有信德,没有望德,没有法律,却只有种种条规和冰冷的教义,就不会有喜乐。信德的喜乐,福音的喜乐是一个人信仰的试金石。若没有喜乐,那个人就不是真正的信徒。
首先当受尊重的应是人类生态,因为人总是生态的中心,若生活环境被糟蹋,人就会受苦。教宗方济各7月21日下午在梵蒂冈接见来自全世界的70多位市长时,作了上述表示。
(若十九27)。教宗从耶稣的这句话展开弥撒讲道。他说,一想到圣母玛利亚就会想到她是一位母亲,而且她的母性也扩展到了那个新的儿子身上,延伸至整个教会和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