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老人爽朗的话语喜悦的面容深深地打动着。送走老人,我听神父和教友说,老人名叫李桂芝,家住施家沟,来教堂要倒两次车。可老人家天天来教堂望弥撒,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每周老人坚持到学习点学习,从不耽误。
慈祥的面容似曾相识。这时,女人又说话了:“起来!赶快起来!念圣母祷文!”
她创立了劳工联盟和基督徒工人运动,对她而言,最美好的经验是在病患和有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看到基督的面容。她也为他们开办了一间医疗诊所、图书馆、学校和电影院。后来,杜思修女也创办了圣安东尼医院。
谁若拥有的多,就显得重要、受人仰慕、备受敬重,并能以某种形式发号施令;相反地,谁若拥有的少,或是一无所有,他恐怕连自己的面容都会失去,因为他销声匿迹,成了我们城市的隐形居民,我们不注意他,或者试图避开他
我们要让复活主的面容再次带给我们惊喜,「愿复活主用祂带著伤痕的手安慰我们的悲伤,重燃我们的希望,催促我们改变习惯,走出自己的避难所去寻求天主的国」。此外,司铎也要接受「天主忠信又朴实的子民带来的惊喜。
这些可以说是“显出天主子女面容”的机会。周围有许多黑暗之事笼罩着我们,但作为天主钟爱的子女,内心也有很多光明能与这个世界分享。作者单位:耶稣圣心金邦尼传教会(原载:号角报)
西默盎在祈祷和天主子民的历史中,他学习到在上主内看到“一个慈悲、宽厚、不轻易发怒、充满坚定和忠信之爱”的面容。圣保禄在致罗马人书中说,耐心是“引我们悔改”。
后来,他们在教务会议中完成了真正的同道偕行之旅,签署了所有开启崭新道路的决议,使天主教会在中国也能有一个日益中国人的面容。
有节德的人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暴躁脾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能看到他平和且微笑的面容。事实上,有时愤慨是必要的,但总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恰当的程度,正确的方式”。
天主之子藉着彰显祂面容的使命(参若1:18;若14:9),奉献给天父,他像所有人的孩子一样进入这个世界,以至于在纳匝肋,他被称为“若瑟之子”(若6:42)或“木匠之子”(玛13:55)。真天主和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