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教友讲,外国神父平易近人,做事一丝不苟,但在信仰上的传经布道,却是不苟言笑的,让人肃然起敬。
[13]由此说明健康不仅限于身体,还包括人的心理及精神状态。
人应离开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为一体。教宗根据《创世纪》中的这段话,展开他的要理讲授。他首先强调: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盟约,象征天主与我们的盟约。
的确,人总是不断地寻找自己的根源,这是人永不满足的欲望,基督信徒也如此。早在中世纪,前往圣雅各伯墓前,到罗马和耶路撒冷朝圣的信友已络绎不绝。他们上路,是渴望回到信仰的源头。
这些人是叙利亚难民和在约旦接受治疗的病患。教宗向地方当局和教会致谢时,称约旦是好客的约旦,不分男女老幼,为一切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我想到靠贩卖人口和剥削劳力为生的人:你们想想,这种贩卖人口,使人沦为工作奴隶的人,心中有天主的爱吗?没有!他们不敬畏天主,不是幸福的人。他们不幸福。 那些挑动战争,制造武器的人也不敬畏天主。
关于幸福课题,《号角报》记者谈到,许多人夸耀自己多少知道幸福的秘诀,但他们给幸福下的定义都不是确定的,可以根据说话人的感觉用俗世的具体概念来表明:健康、爱情、金钱、权力等等。
但并不止这些,还有另一个把卡拉马和贝尔格里奥连接在一起的因素,就是人的特质。卡拉马主教以实际行动关怀他人,亲切温柔,在别人前俯身,因为在那个时刻,对他来说,那人是最重要的。这些是很多人向我讲述的。
伯多禄这样做,因为他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没有意识到自己扮演了试探者撒旦的角色。
他在弥撒讲道中强调,救恩仅从耶稣而来,人为的众多规定无法使人得救。天主的唯一渴望是拯救人类,但问题在于人总是想自己立定得救的规定。教宗的弥撒讲道从当天的福音章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