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亡灵已肯定获得救恩,但因有瑕疵、有污点,故尚须在“某处”稍待一会儿,等灵魂完全洁净,才能参加圣人圣女的行列,享受无穷的幸福。用今日的言语来说,买屋而尚未付清贷款者,不能成为屋主一样。
我终于感悟到天主的英明,知晓了上主的意图,主恩的奇妙。他让我这样奇妙地遇到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人。他看不见我,却可以全心感受我的温柔。我不再是微不足道,即使是蒲公英也找到了属于并适合于它的温暖的土地。
(完)(作者:恩子)
谁也不能否认:人格的力量有见证基督并吸引人皈依基督的力量,人格的光辉能够折射救恩讯息所显示的真理的光辉,人格的魅力能使人脱胎换骨———能感化、教育、改变和征服一个人。
产生生命的几率都极小;美国古生物学家彼得·布朗在《罕见的地球》一书中认为,在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有生命形式存在,也可能是生活在深层土壤中类似细菌的生物;美国物理学家恩里科
教宗于是说:“耶稣显圣容邀请我们敞开内心的眼睛,留意临在整个救恩史上的天主的光明的奥迹。全能的天主在创造宇宙之初便说‘有光’,于是光和黑暗便分开。
因为我们总不能明白天主计划的深远,他往往会在我们蒙受奇恩异典之前,先给我们一些苦难,正像圣女大德肋撒由亲身体验所总结的名言:“哪里有痛苦和十字架,那里便有天主的恩赐与照顾。”
日积月累的日子看似简单重复,但如滚雪球般无形中积累了很多很多对天主普世救恩的认识,机缘成熟的一天,契合的一句话就会点醒大梦中人,自然能体会到人生不过黄粱美梦一场。
耶稣的临在「让我们感到需要救恩,这是心灵治癒的起源」。「很遗憾地,总是有人不肯停下脚步,不愿意被痛苦哀号者打扰,如同这段福音中的许多人那样,宁可斥责那令人厌烦的穷人,『叫他不要作声』。」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在祈祷中省察,在省察中痛悔,在痛悔中改变,在改变中向善,不断走近并依赖主耶稣,在主爱内喜传福音,见证福音,共沐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