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6:15)现代犹太人的一个律师,他有一个儿子并为其设想了美好的蓝图。他想让儿子长大后就像他自己一样,做一个好犹太教徒。
在约旦河受洗后,耶稣立即:“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玛4:1)玛窦福音如此记述。进入旷野的发起者不是魔鬼,而是天主。耶稣顺从圣神的催促,进入了旷野;他绝不陷入敌人的陷阱,不,绝不!
在那一天,耶稣从家里出来,坐在海边上,有许多群众集合到他跟前,他只得上船坐下,群众都站在岸上。他就用比喻给他们讲论了许多事,说:「看,有个撒种的出去撒种;他撒种的时候
当息孟与他的儿子玛塔提雅和犹大巡视各城,到了耶里哥时,仆托肋米便用诡计将他们接到自己的小堡垒里,为他们大摆盛筵。
教宗然后谈到肋未纪、玛窦福音和圣保禄书信,指出这些圣经章节是一个具体的邀请,让我们效法我们在天之父的圣德和完美。教宗问众信徒、特别问新枢机说:圣神在今天的礼仪读经中有何建议呢?
——摘自玛窦·凯利《重新发现天主教的真谛》张维明译此书定价:16.9元,“信德”有售。
这句圣咏中的第一句话也是玛窦福音和马尔谷福音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临终时发出的呼号。教宗说:这句话完整地表达了默西亚,天主之子的悲痛,祂面对死亡悲剧,而这个现实与赐予生命的上主的身份截然对立。
玛窦福音第18章上说:你们当有愉快单纯平安的心态,记着你是上主所宠爱的。总之,辅祭应该是:与耶稣做朋友,为基督作见证,并孝爱童贞圣母。(全文完)摘自洋葱头的空间
教宗接着说,圣史玛窦和路加虽然以不同的顺序记述了这些试探,但是它们的本性不变,这些试探的核心都是利用天主来牟取私利,并且更加注重成就或物质财富。
第二次是玛窦福音26章30节及马尔谷14章20节所记载,晚餐之后,他们去山园祈祷以前的礼毕赞曲:唱完圣咏,就出来,往橄榄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