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引用本笃十六世的教导,重申“教会绝不可把她的牧民工作,局限于已认识基督福音的人,以‘维持现状’。向外传教是教会团体成熟的明显标记”(《上主的话》宗座劝谕,95)。
然而,辨别必须根据客观的标准来进行,即需要重视教会的古老传统,同时考虑到现今的牧民需要。就辨别终身执事职的圣召而论,应考虑一般的要求。
修女们也因经常去牧民探访年老体弱的姐妹而充实了自己。这种爱的联系是双向的。在她的早期研究中,安娜·科文观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天主教修女们似乎较少经历慢性疾病”。
周守仁主教及其牧民理念周守仁主教出生于香港公教家庭,在湾仔炼灵堂(圣母圣衣堂前身)领洗,中学入读香港华仁书院。虽然患病影响了学业,但间接令他将更多心思放在宗教与课外活动之上,埋下了修道种子。
这次教理研习班是在堂区提出的“分阶段提高教友素质”,“渐进式将教友训练成门徒”的牧民理念基础上开办的。若瑟堂教理研习班采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宣教模式。
托朗枢机和切拉塔总主教将参观曹溪寺、韩国佛教中心和韩国儒教中心。除此之外,他们也要与佛教、儒教、韩国本地宗教和新教协会等其他宗教代表会面。
罗安达的慈幼会非政府组织推动发展国际志愿人员协会的少儿收容中心,为一百多名常年流落在罗安达街头的贫困和流浪儿童青少年提供生活所需。这座收容中心设在罗安达市内的贫民区,现有十一名儿童少年。
教宗本笃十六世1月30日在例行公开接见活动结束时,接见了未成年保护中心的主任、宗座额我略大学心理学院的院长耶稣会士汉斯·左纳(HansZollner)神父。
由圣母圣心会“莫斯塔特中心”编撰的现代蒙古语天主教要理和祈祷经本,已经出版问世。中心的负责人齐曼加神父说,新要理书的出版给了从上世纪开始在蒙古进行的教义和语言学研究以新的生命。
他不仅拜会了马达加斯加总统埃里(HeryMartialRajaonarimanampianina),也探望首都塔那那利佛市郊的一间天主教接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