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特别强调,很多时候财富是好的,但是一味贪恋财富就不好了,以致成为崇拜财富。这是违反法律,是错误的导航。可奇的是,这三个台阶使人堕落,而这真福八端却是使人在生活中前行的台阶。
教宗指出,富人把钱财当作他的天主,这让我们省思依赖地上财富的徒劳,提醒我们真正的财富乃是我们与上主的关系。虽然富人家财万贯,但他并不止步,思考如何扩建自己的粮仓,幻想自己长命百岁。
(梵蒂冈电台讯)耶稣要我们有一颗不受财富、虚荣或权势束缚的心。教宗方济各6月2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这样说。
股市大震荡的时候,有个千万富翁损失惨重,一生积累的财富一夜间仅剩下百分之一。第二天,人们在报纸上读到他跳楼的消息。富翁的灵魂飘啊飘,来到一片明亮的地方,这时他发现上帝在前边赏花。“上帝,您太残忍了!”
(玛19:23-26)如今的时代,我们鼓励个性的发扬,肯定个人财富的积累对社会的意义。但是在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的丰富之后,如何再完美个人奋斗对社会的意义,个人的观念和做法就有了很多差异。
受“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这种文化理念的影响,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进入暮年后把一辈子积攒起来的财富捐赠给社会,被传为佳话。
尽管事实上他有很多财富,但不能满足,在内里有一种不安,而因此寻求一种更圆满的人生。他犹如人在福音中所看到的,病人和附魔者经常所做的(参阅谷3:10;5:6),跪倒在师傅脚前;他是富人,也需要治愈。
让土地和地下层的财富得到公平的分配,这些财富往往是贪婪和阻碍和平的因素。
(梵蒂冈电台讯)倾听弟兄的呼声就等於倾听大地的哀号,大地要求我们尊重和负责任地分享一份属於众人的财富——水资源。
因此,教宗表示,穷人会以独特的方式体验到这望德,因为一旦“渴望以天主为旅途中的友伴”,就会重新对财富作出定义,“发现我们确实需要的真财富”(参阅:玛六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