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又曾发现有古十字石碑三座,一系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在福建南安县掘出,经考究,当是四、五世纪之物;一系在泉州东山寺旁掘出;一系在泉州水陆寺旁掘出,以上二寺均系唐初建筑,而寺旁所获之十字,亦必系同时之物
墓室前有两块石碑,碑题“天学耶稣会泰西受铎德品级诸公之墓”,碑上刻着六位墓主的姓名、国籍、生卒年、来华年份,卫匡国位列其中:“卫济泰先生,讳匡国,圣名玛尔听(得玛尔定斯),意大理亚国人,于崇祯癸未年入中国
乐和大叫一声,猛然惊觉,原来靠着石碑睡着了,是一场梦。再看石碑,上面刻着潮神名叫“石瑰”,唐朝时石瑰捐钱筑坝防水,不幸落水而亡,死后被封为潮王。乐和心想:“梦中所见老翁就是潮王?
在教堂的右侧,有一块顺治皇帝赐封的石碑(1657年);在其左侧,有清康熙皇帝的容教诏令(1692年)。康熙还亲笔题匾两幅:“通玄佳境”(1675年)、“万有真原”(1711年)悬挂在教堂正门的上方。
穿行在南堂,古老而精美的建筑、院里用玻璃罩起的石碑,向人们默默昭示着教堂古老的历史。不过,这已然非常古朴的建筑,并不是南堂的原身。
这段历史,这天启之光——基督信仰被刻印在一石碑之上,淹没在了地下,直到800多年后的明天启5年——即1625年,在西安大秦寺出土,碑文引用了大量儒、释、道经典和中国古书中的典故来诠释景教即基督教义
教会右侧有清顺治赐封石碑;左侧有康熙容教诏令御题万有真元,见证了天主教在中国内地传播的历史进程,蕴涵着沧桑浓厚的历史背景。
现在的祟禧塔旁,立着《仙花寺遗址》的纪念石碑,上书:“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到肇庆传教,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建成仙花寺。”
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亭内是乾隆亲笔题写的石碑。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令人叫绝。主入口两侧的圣者雕像是北京各教堂中绝无仅有的。
春节过后乐永跃神父就与远在法国的高士洁老师商议,建议将重立墓碑一事提到日程上来,然后他们又拉我加盟,负责碑身定制、对外联络及筹办纪念展览等事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