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可以使人坚定信念,也可以让人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没有信仰的人往往看不到希望,甚至生活还会像无根的浮萍般的混乱。
教宗钦定的奉献生活年拉开了帷幕,然而在我们身边却遭遇了不小的尴尬。奉献生活年开启之日,正逢将临期教会新的礼仪年的开始,在当日的弥撒中,司铎们很少将目光投向奉献生活年,甚至于在弥撒讲道中只字未提。
慈爱的天父,感谢你以肖像造生了我们,又以你圣子的宝血救赎了我们,为这无限的爱与信仰的恩典,我们深深感谢你。
圣母玛利亚从信仰上知道小耶稣是天主子,也是自己和整个人类的救主,但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她却要像每一位母亲一样照顾和教育小耶稣。
教宗方济各把2015年定为奉献生活年。表面上是为度奉献生活的神职人员而定的,似乎与我这个普通教友毫无关系,但是当自己静下心来看这个问题时,反而感觉奉献生活年,也是我的年。
由于工作的缘故,常能看到一封封浸满辛酸泪水的求援信件———家庭遭创,亲朋罹难,个人不幸,许多人被各种灾难重重包围着,生活感到窒息。许多人由此发出挣扎的呼喊:已无法承受生活之重!
(玛25:29)回想我自己的信仰生活,往往是说的太多,做的太少;念经较多,做事较少;安慰人太多,给予人太少。若望宗徒说:“孩子们,我们爱,不可只用言语,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动和事实。”
于是不由得感叹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我们并不需要。记得过去曾读过丹尼斯·狄德罗的一篇《与旧睡袍离别的痛苦》的文章。说有一天,朋友送给狄德罗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红色睡袍。
“我不再”曾在梦中一掠而过,在信仰路上,它伴我一路走来,一路思索。社会工作曾让我受过冷遇,是仁爱的圣光照亮我心。我从此不再心冷,我从此不再压抑。如果连身边看得见的人都不爱,如何去爱看不见的天主?
我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民,后来因着普通变成了不普通,不普通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有了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