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有些年轻女孩子信了主以后,要跑到几千里甚至几万里之外去传福音,人家并没有考虑那么多。我们确实应该向人家学习,学习人家这种可贵的精神。
其他的耶稣门徒、最年轻的若望,也只写了一部福音、三篇短信和默示录,共六卷而已。
另一方面,更因南怀仁的高尚品德与其仁慈的心怀,比他年轻不少的一代明君康熙甚为心折。因此、康熙接纳了南怀仁,接纳了他所传的福音。康熙无论在国学、文才、聪慧上,皆胜于先皇。
我后来在北京遇见一位年轻神父,他说在小修院当学生时,常看我在信德报上发表的这些礼仪小文章,对他帮助很大,爱上了教会礼仪。他现在在罗马安瑟尔莫礼仪学院学习礼仪。
路德、慈温理、加尔文等新教教会传统的创建者和罗马公教会的修道主义传统,特别是罗耀纳﹒依那爵(SaintIgnatiusLoyola,1491-1556)及其创立的耶稣会精神等,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2.圣诞事件的「关爱」讯息:关爱罪人;为了他们,也为了我们的得救,天主在基督内降生成人。关爱穷人;天主子原是「富有」的,却为了我们,而成为「贫穷」的,为使我们贫穷的,成为富有的(格后8:9)。
她带动着我勤奋学习、祈祷和刻苦,一直以苦修成圣,荣主救人为生活的目标,在我们的生命中融进了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的精神。
看到笔者愿意倾听,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争先恐后地诉说着他们的心酸、坎坷和苦难。他们看惯了别人的白眼冷面,听惯了别人的冷言冷语,吃惯了别人的残羹剩饭,没有亲情、没有出路、没有希望、没有未来。
每当我看到修士快乐地做着这些的时候,我真地很心疼他们,因为社会上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父母、享受生活的阶段,我为教会能培育出这样德才兼备的修生感到高兴。
但同时强调,此类数码化的接触不能、也不应该取代我们生命中各种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诚然,此类在不久前甚至无法想象的高新传播科技迫使人对数码时代的传播的意义作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