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四川绵阳:走出心灵的“黑地穴”
2008-07-09

你们比其他的人所受的教育要好得多,而且也能够在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下接受和付出。所以,你们每个人都应该回到其他人所生活的普通环境中去,并努力地适应在黑暗中观看事物。

文明交流互鉴:中西方两个地方教会的缘分——以奥地利耶稣会与河北东南部地方教会为例
2024-08-09

其实,中国教会并不是一个只会接受的地方教会,还应该是一个能奉献普世教会的地方教会。过去数百年来,中国教会从包括奥地利和瑞士等在内的普世教会接受了很多。

从翁德光神父的一生历程及其2012年的告别函来认识这位国际友人
2024-12-18

作为一名修士,他曾在台湾接受海外培训。1975年,翁神父在加拿大渥太华圣保禄大学取得牧灵心理学硕士学位,并在纽约玛利诺神学院获得神学硕士学位。同年5月17日,他在玛利诺会晋铎。

青年禧年庆典守夜祈祷 教宗与青年对话(2025年8月2日)
2025-08-11

我也请你们为另一位朋友祈祷:伊纳爵・贡萨尔维斯(IgnacioGonzalvez),一位西班牙的年轻人,他目前正在罗马圣婴医院接受治疗。让我们为他和他的健康祈祷。

圣经释义:常年期第十七主日(丙年)
2025-07-24

恩宠的优先性:我们不是因行法律(如割礼)而得救,而是因信德接受天主的恩赐,白白领受新生命。十字架的救恩性:基督以自己的死亡消除了我们的“罪债”,彻底将我们从罪与律法的咒诅中释放出来。

刘澎:宗教法治化的十个问题——共识网专访
2012-09-17

这里的关键是政府在接受宗教团体的登记时,应该关注什么。

圆桌对话
2013-10-26

我们还有老年研究中心,儿童福利研究中心,每年6月份的时候会发布一个中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年度报告,在这个报告当中今年的主题是让儿童成为国家的优先战略,这个主题我想在今天从刚才开始几位领导的发言到学者的发言,大家已经普遍能够接受和认同

与Mitrophan商榷一个神学问题
2004-06-03

如果接受圣体圣事教会学常意味着生活的共融,以上的说法就是正确的。拉辛格强调:“当然,对于圣体奥迹不能再增加什么。可是我们要问:圣体圣事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一奥迹?团体不能因着自己而产生圣体圣事。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八:梦与兴衰
2023-02-21

我并没有派遣这些先知,他们却自动奔走;我并没有对他们说话,他们却擅说预言。……我要惩罚那些转动自己的舌头,妄说‘神谕’的先知。”

2025年:希望的禧年
2024-11-26

耶稣在纳匝肋开始传教时,引据依撒意亚先知书说:“上主派遣我向穷苦的人传报喜信,治疗破碎了的心灵,向俘虏宣告自由,释放狱中的囚徒,宣布上主恩慈的禧年(依6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