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梵二大公会议前的礼仪运动中,曾有一些礼仪学者以不同的名称,来讲解礼仪年。此名词在17世纪首次出现,之后藉盖郎惹神父的十五册巨著“礼仪年”传布开来。
当神甫、修女们纷纷赶到傅主教的床前,低声呼唤着主教的圣名----弥额尔主教、弥额尔主教,作最后的惜别时,一粒粒泪珠,竟悄然在傅主教的眼角滑落……。
在病床前的桌子上,竖放着一张胡锦涛总书记与傅主教亲切握手的彩色照片,格外引人注目,我每次来都要仔细端详。
在利玛窦影响下,徐光启习得西方天文、历法、舆地、算术、水利、军事火器等学科知识,后来,两人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测量法义》等书。
当然,许多人都知道死亡的可怕,人在死亡前的无奈,然而,为什么人们依然我行我素,依然作恶犯罪呢?因为他们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知道,死亡,其实不是人生的终点,后面还有“审判”!
在痛苦和牺牲前,我们基督徒也像主耶稣一样,会难受,会流泪,然而,我们依然选择去爱。爱,就是我们基督徒的生命和使命。缺少了爱的精神,基督徒的一切辉煌都将似沙滩上的绘画。
“他是一位先知,在天主及众百姓前,行事说话都有权力……然而,祂却被钉死了,埋葬了……我们原指望祂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可是……”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满怀希望的人跌入失望的表现。
任何想依靠他力去传福音、发展教会的企图,不仅会在塑料花式辉煌过后,一地垃圾,无法传扬福音,而且会使主耶稣和教会在众人前面目全非!只有依靠主耶稣,我们才能将祂的福音更简单、更有效而直接地传给人。
不要在祂用丝绸装饰的祭坛前跪拜,却任由祂在外衣衫褴褛,死于饥寒。”这番话提醒我们,真正的敬拜并非仅仅在教堂内,更在于我们如何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教会是『在世界的迫害与天主的安慰之中,继续著自己的旅程』,宣扬著主的苦架与死亡,以待其重来(参格前十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