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任何一个学历史的学生都能够知道这是编造历史,无中生有。
本笃十六世说:「几年前很盛行一个口号标语:要耶稣﹐不要教会。其实这与耶稣的意愿完全不能相容﹐因为降生为人的天主子和祂的教会之间﹐有着深刻、分不开和奥秘的连续性。
教宗最后表示,若我们能藉着圣神的恩宠永不在背后议论他人,这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一件有益于所有人的事情。看过这篇报道后,我被新教宗的大智慧深深感动!
2013年4月5日清晨电话铃声吵醒了我,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伴随我们24年的王永林神父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大家悲痛欲绝,舍不得,真的舍不得老神父的离去。
教宗首先指出,教会不是一个被选中不可渗透的团体,教会是天主的子民,她向世界敞开门户,以基督的爱为戒律,是接纳、尊重、宽恕、鼓励人的团体。这就是梵二大公会议的神长们在表达教会是天主的子民时的用意。
他说:这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朝圣生活,无法在一个地方、一种文化、一个特定的教会现实中扎根。可它也是走向恩许之地,从远处观望的生活。它是一种行走的生活,却常与牵着你们手的耶稣基督同行。
有位神父看到一个经常跟着母亲来参与弥撒的小孩子,很是可爱,于是问他最喜欢弥撒内的经文还是歌曲呢?孩子天真地回答,最喜欢弥撒礼成!弥撒是我们信仰生活的中心和高峰,也是我们信仰表达的神圣方式之一。
每当我读过这段福音后,我就想,为什么耶稣显现的第一个大奇迹不在圣堂而在一个小村庄的婚宴上呢?后来我向神父请教并翻阅了一些资料,才豁然开朗,原来这里面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我毫无困意,就和妈聊近期的生活,我告诉妈我遇到了一个不算小的事,好多天不能释怀。妈微笑地看着我,轻声细语对我说:不管遇到什么,身体是第一位的。不能生气,很多事情不值得让自己伤神。
游行的队伍历时一个小时,边走边用英文反复高唱圣母爱人情深,乃自天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