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这篇遗嘱的全文:因仁爱而被拣选因至圣圣三之名。阿们。我感到我尘世的生命已接近黄昏,怀着对进入永生的热切希望,愿意仅对我的埋葬地点表达我的遗愿。
2013年,在圣神的推动下,在李风鸣神父的引导下,我堂区又有了新的变化,成立了爱心小组。之前主日学和再慕道班已办得有声有色,爱的小组的成立更进一步推动了我堂区走向整体化福传的步伐。
每个人通过斋戒、克苦、祈祷等灵性方法去检讨自己的生活,并因人而异,修一种德行,改一个毛病,从而使自己得到更新,以新的生命同耶稣一起复活。教会的存在,就是要为天国准备圣洁的子民。
还有些神父在餐桌前举行圣祭,让信友们体验弥撒是一种真正的盛宴,因为耶稣在第一台弥撒中就是在餐桌上进行的。由于这些做法大多来自外国的神父们,而我们没有读教会的文献与训令,就随声附和他们。
行动中的默观者圣依纳爵在他神操的结束祈祷《圣爱瞻想》中说,“爱不是在言语中,而是在行动中,并且是互相给予的”,换句话说,爱不是名词,而是个动词,因此,圣依纳爵很强调行动。
本次全体会议旨在响应教宗方济各多次呼吁的重振与圣座相关的大学机构的计划,通过宗座宪令《真理的喜乐》(Veritatisgaudium)对教会大学和院系进行规范。
记得曾有这样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两辆马车同时陷入泥坑,前一辆车的车夫立刻跪在地上祈求天主助佑,而后一辆车的车夫却急忙拿起铁锨铲除车轮前的泥泞,再将远处的干土扔向坑中。
自然他们心知肚明,照旧约法律,这个妇人应用石头打死;但罗马人已经把犹太人的这个权利拿走了,按照罗马的国法,犹太人不可以按照他们的法律处死任何人。
这些新挑战无疑是人类社会共同命运的集中反映。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世界各国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我认为这是破解上述种种难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教区的老牧人谢保禄走了,我们来回忆他的几个故事片段。母亲老牧人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有些模糊了因为当时代年幼。父亲去世时,母亲28岁,家中五个孩子。牧人虽是家中的老大,也只有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