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那些为此工程而不辞辛苦的教友们,心里便会油然地生出阵阵敬意。遗憾的是,由于接触少,我只能记住他们几个人的名字:赵爱项、李贵芹、曹付兰、王志强、李全胜、王瑞河。
人生就是一次乘车的经历,每一年就像一次列车旅程,每一个月就像一站地,一年的12站地有多少人能坚持到头?过去的一年中,有多少的亲人故友、兄弟姊妹在这次旅程的中途离开了我们。
鉴于此,就像医学界不能阻止,更别提完全取缔,各种传染病毒的出现和传播,唯一能做的就是了解和掌握各个新病毒的特征,以期妥善应对和预防,同样,我们不要妄想一劳永逸地摆脱邪教的骚扰,唯一能做的就是知己知彼,即使一时帮不了别人
但人却要拼命地捕风捉影,为一句无关宏旨的赞词不遗余力费尽心思!曾有人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会围绕虚荣心而产生。
灵修书籍同样也会给我们介绍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克制私欲偏情、如何辨别美丑善恶、加强祈祷、战胜诱惑、相似基督、救死扶伤、代人赎罪、发扬博爱利他精神、日趋完美圣善……通过先圣先贤亲身经历所总结的方法与技巧
平时遇到或听到什么不好的事,就自然而然地猜疑是这人干的,甚至这人做了好事,也认为是装模作样或别有用心;若不断地放任这种不良情绪蔓延,就会演变成仇视或敌对,走向正义与爱的反面。
为了追随基督,坚守三愿,他们甘愿放弃世间的荣华富贵、抛舍家庭的幸福温馨,宵衣旰食、孜孜不倦地为基督的群羊服务,这种忘我牺牲的精神是多么崇高!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何等伟大!我们又焉能不对他们肃然起敬?
他向圣方济请教,圣人劝他继续在俗世家庭中善度教友生活。不久,圣方济特为热心教友创立了一个修会,让他在自己家里度节俭、补赎、克苦、祈祷的生活,俗称方济第三会。
卢嘉勒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假如耶稣投到地上来的火在一个城市的不同地方燃点起来……因着居住在那里的人的善志,在冰冷的世界中能保持不灭,那么,我们很快便会看到天主的爱在这个城市里炽热地燃烧起来。
在那条圣洁的路上,在那条圣善的路上,在那条充满希望的路上,寄托着我们心中多少期盼,多少梦想,多少呼唤。也许,我们正是太关心自己的这些想法了,关心这些想法给自己带来的虔诚、纯净、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