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过是因为我们对他关心的不够,没有督促他勤去医院检查安装的起搏器,欣慰的是天主以这种方式接他去了,没有受太大的苦。
近日,彭成贤发表了以痛苦十字架上的感恩、盼望和等候为题的一篇感想,我们在此与大家分享其中的一部分,希望有更多的弟兄姐妹关注遭受病患的最小弟兄,让痛苦的十字架也能展现复活的光荣。
其一就是:田野里的庄稼一片片的成熟,见不到收割人,家主心中着急,着急如同火烧。寻不见同心人,见到许多工人,费时费力为己,却不是真爱主,拥挤主时有人,主需用时无人,怎不叫主伤心,谁体贴主的心?
只是,当人被欲望主宰的时候,就会生出祸患来。由欲望而自私、贪婪,而生仇恨、愤怒,最终导致罪恶与死亡。在乐园中的厄娃不就是全人类的写照吗?难道整个乐园中的果子吃不饱亚当与厄娃吗?
祂的诞生并非出於人的慾望,而是因着天主父爱的恩赐,「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三16)今天,这事迹重现於尘世的旅途教会。
正是年逾古稀的他,精神矍铄,老当益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堂购地和建设之中,以牺牲和心血谱写了一首执着信仰、事奉天主、献身教会的赞歌。
2.待人要忍耐弟兄们,我们也要劝勉你们:要劝戒闲荡的,宽慰怯懦的,扶持软弱的,容忍一切人。(得前5:14)我们经常与人来往,应存忍耐的心,不但对待家人要忍耐,而且对朋友、邻居、同事也要忍耐。
2010年,他们的事迹被拍成电影《人与神》。奥兰教区主教伯多禄·克拉弗里最后一位殉道真福是奥兰教区主教伯多禄·克拉弗里(PierreClaverie),道明会士。
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每个周六晚上的青年弥撒使人耳目一新。在悦耳的伴奏和奔腾欢快的歌声里,青年们以他们的独特方式,找到了属于他们青年的信仰经验,对信仰的热忱和教会礼仪的参与感空前高涨。
圣人们接纳了这项要求严格的邀请,以谦逊的顺从跟随被钉在十字架上死而复活的基督。他们的尽善尽美按照人性的逻辑是无法理解的,而是不再将自己放在中心,选择反潮流,度福音的生活。”朝向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