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主日的福音里,耶稣援引上述的预言来开导洗者若翰。洗者若翰曾在犹太旷野宣讲,那时他遇见耶稣,认出耶稣是在他以后而比他更强的“要来的那一位”。现在他被捕了,被拘禁在监狱中。
就像今天福音中若翰所说的:“我本来应当受你的洗,你反而来找我吗?”
认为神父在教友当中威信最高,教友最听神父的话,若神父出面动员,教友必会带头交献,并带动教外群众。
(格前12:4-7)事实上,无论是神职人员、平信徒或是修道人,若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响应上主的召叫,承行天主的旨意,都是成圣的生活,都是中悦天主的事情。
(玛24:14) 福音的这句话提醒我们:福传和见证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福传没有紧随其后的见证,就不会取得丰富的成果。
“若翰固然以水施了洗,但不多几天以后,你们要因圣神受洗。”(宗1:5)因此,复兴运动领袖钟马田认为,复兴可以说是圣神的造访。我们纵观现在的教会,真正复兴起来的有几个?教会不能再沉睡了!
……司铎若洪钟,叩之即响。兹铎音具有,真足令愚者醒,顽者驯,智者见智,而仁者仁。二、神父在辩论当时,时间不够,只是在著名方济会士利安当的《天福永衢》(成书于康熙十三年)里见到以“父”来称呼利氏。
人若停下来欣赏天地万物的宏伟壮观,圣神就激发他的心,越过惊叹,认出天主在创造工程中无比大爱的标记,视天主的造化为无价恩典。 天主在创造宇宙万物时,也感受到它们的美好。
选自《宗徒大事录》的第一篇读经记载了伯多禄和若望的这句话:我们不得不说我们所见所闻的事(宗四20)。
若一个神恩,一件礼物仅用来肯定自己,那么它是不是真正的神恩或我们是否忠实地活出这个神恩,就值得怀疑了。 教宗强调,换句话说,神恩应使教会及其使命受益,应被接纳,却不消灭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