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候信友们时,教宗祈求耶稣以祂复活的喜乐和希望赐予家庭慰藉,尤其鼓励年长者和青年,前者是社会的珍贵记忆,後者是教会和人类的未来。
这是迷惘的门徒的表现,因为他沉浸在一个压抑着他、使他的记忆被剥夺的常规中,这常规令希望默默无语,也使他对向来都是如此这句话习以为常。
巴通神父最后总结说:我们将继续今年的庆祝活动,但不是作为自鸣得意的胜利庆祝,而是作为一种方式,从我们的记忆中重拾曾经的动因和激励,伴随我们今天仍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和奉献。
(参阅:谷三14)为此,在坚难、脆弱和软弱的时刻,当陷入难以自拔的悲伤之际,关键在于抓紧那「充满感恩的记忆,好让上主进入我们的生命」。
圣诞节刚过,看到好友在朋友圈里发的蒋姆姆吹生日蜡烛的照片,温馨的场景顿时让我踏进记忆的门槛里。
我相信,即使记忆尘封多年,未来依然那样鲜活。人世间,或许只有深爱的人,用心的情才会如此吧!大舅下葬那天,天通苑的宋神父在弥撒讲道中,特别提到了在病重时为大舅办总告解和领终傅那天的谈话。
后者是「我们集体记忆的守护人」,他们的见证充满信德,为年轻夫妻是一项宝贵的资源。有一对今年9月27日将完婚的未婚夫妻表示,有些人把爱情当作私人事务,不需要制度的框架。
教宗府讲道神师强调,「在我们的记忆中,各国人民从未感到如此团结、这般平等」,并且搁置争议。「病毒不认识国界。转眼之间,它打破所有的藩篱和区别,包括种族、宗教、富贵和权势之分。
我们教会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教堂被封,神父被抓,圣书、圣物被损毁殆尽,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拨乱反正,教会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们没有圣经、圣书,没有报纸,没有任何岁月资料,连弥撒、经曲都是手抄复写的,甚至是神父凭着记忆写下来的
至于对圣女巴西德大殿内鞭笞石柱的热心敬礼,与历史物证没有关系,而是关乎历史的真实记忆。其他鞭笞石柱在罗马的鞭笞石柱,并不是唯一一个被认为在耶稣受刑时使用的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