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者手执一根柳树棍或柳条,一边走一边摆动树棍,当树棍摆动异常的时候,他们就能准确地指出地下水源所在地和深度。亲眼见过的人告诉我,发现水源时,摆动的柳条有时候会震动的让执柳条的神父双手都拿不住了。
教宗指出,度团体生活,把圣体圣事作为福传使命的中心,好能始终得到力量,向众人提出信仰的美善。
教宗从福音事迹谈起,指出今日仍有基督徒遭受迫害,殉道者或许比初期教会还多;他们被迫害、杀死、赶走和掠夺,只因为他们是基督徒。教宗说:亲爱的弟兄姐妹,不存在免受迫害的基督宗教!
教宗方济各指出,疾病,尤其是严重疾病总是使人陷入危机,苦思苦想:为什麽恰恰发生在我身上?这抗拒的心理很容易使病人屈服於失望的诱惑,心想一切都丧失了。
他指出:每位司铎及献身于天主及教会福传事业者,要特别重视天主及教会赋予自已的神圣职责和崇高身份,要尽职尽责做好天主的事业。主教还勉励司铎要以圣维雅内为楷模,不断圣化自己,善保司铎形象。
香港《大公报》刊文指出,中国永远不会忘记在汶川地震中,日本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永远铭记一支日本救援队向挖掘出的死难者遗体脱帽致敬的场景。中国人民对此次大地震给日本民众带来的灾难感同身受。
因此,教宗引用圣西彼廉的话指出信仰团体的角色是逐渐地培育永生的幼芽,让信德的语言活泼及有吸引力,否则,信仰就会成了哑巴。最后,教宗谈到要理教员的特殊角色。他说需要让人在举行圣事之后对耶稣的认识增长。
教宗再次谴责这起鲁莽的暴力行为,同时指出殉道者的鲜血会结出丰硕果实。随后,教宗又用英语谈到在北非和中东所称的阿拉伯之春。教宗说,我愿意对蒙受痛苦和陷于失望、寻求离开的人表达关怀。
参加者李佩菱也指出,当年有机会亲身走进位于印度的仁爱之家,体验贫穷人的生活,使自己体会关社的重要。李佩菱现职明爱安老服务总主任,参与和平使者计划时刚入职六年,专责家庭服务的工作,时常接触有困难的家庭。
裴主教指出,教区修女们很注重灵修,不断祈祷,信仰根基很深,在现在这个世俗化的时代中,是很多神职人员应该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