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我们每一位司铎身边,抓住机遇,寻求教会的发展,迎接历史的挑战,适应今日不断变化的有效方法,就是学习,只有终生学习,才能提高素质,推进教会福传事业!
文告的主题取自玛窦福音真福八端中的第七端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玛五9),内容简要概括了教会的社会训导而且为天主教徒从事社会和政治义务是一项指南。
世界传教节,便是由宗座传教善会倡议和发起的重大福传活动之一。今天,世界传教节已经成为在全世界推广和宣传传教事业的颠峰时刻;在普世教会各个领域中达成了共识;并成为教会的一个悠久传统。
在那里好好地发展,把教友们的信仰热情、福传心火点起来。于是,2005年10月初,我接到调令,接任西留本堂神父。此时,我看到福传一线的郑瑞平神父、于海涛等的福传精神和事迹后深受感动,得到启发。
“逾越知音网上福传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学员来自澳洲、加拿大、中国大陆、香港、荷兰、美国等。每年有数百学员,来自全球各地,在网上学习福传及教义,并分享基督信仰。
印度孟买一名耶稣会士发起运动,呼吁父母替领洗小孩取传统的圣名,以保持天主教徒的身分。若瑟·迪亚斯(JosephDias)神父说,这个运动得到教宗本笃十六世的支持。他表示:「教宗
二、文字福传能使福音影响面更广平时教友聆听福音都在弥撒中神父讲道时,这是口传福音。即便有几千人听神父的道理,也只是局限于这些现场听道的人,福传的范围很小。
在主日三钟经活动中,教宗也提及前一天、5月29日周六在西班牙阿斯托加荣列真福品的三位妇女,她们分别是:皮拉尔(MaríadelPilarGullónyTurriaga)、奥尔加(OlgaPérez-MonteserínNúñez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冬季,修会决定派我到某一堂区牧灵、福传。因当地教友不多,好几个村子都没有圣堂,神父送弥撒、行圣事都在教友家中举行。
有人说“施比受更有福”,但是在中国常领略不到这个福,因为在对方讲出一大堆为什么他不能“受”的理由后,你开始怀疑你的智能、观察力和品位,最后掏出发票说:“你自己去换个中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