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文字记载,耶稣是一个有血有肉之人,祂的门徒们也是人中之人。他们需要吃、需要喝、需要睡,他们受苦、工作,他们也与凡人一样会死亡。因此,在有关耶稣的事情上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历史上的问题。
一个懂得含忍之道的人,他的天地一定很广阔;一个懂得包容之道的人,他的精神一定很充实;一个懂得宽恕之道的人,他的灵魂一定很美丽。宽容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真诚的呼唤。
我想,这也许与我对病人的关爱有关系。耶稣最喜欢救助穷苦人,我作为耶稣的门徒,效法耶稣关爱贫病者,是应该的。有些病人来就诊时,言谈中流露出人活着很无奈。
贪得无厌的人永远吃不饱。耶稣乾脆指着他们说:爱惜自己性命的,必要丧失性命(若十二25)。你若贪得无厌,喜爱拥有许多财物,那麽你就会丧失一切,甚至你的性命。
渐渐地,一个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大胆计划在她的心中酝酿:何不办一个民间救助站,专门收养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于是,2000年11月,张凤娥离开她生活了多年的修会,走上了一条异常艰难而又光荣的慈善事业之路。
请帮助我通过你的眼睛,而不是比辣多的眼睛,来看待我生命中遇到的人。第二处耶稣负十字架陟山受死主耶稣,你用你的十字架救赎了世界。请帮助我能甘心拥抱我生命中的十字架——艰辛、挣扎、失望、痛苦。
问3:以色列人听到这个消息有何反应?答:他们感到悲痛,并自愿卸下装饰品,表示悔改与哀悼。问4:卸下装饰品象征什么?答:这象征放弃骄傲、悔罪归主,也可视为从偶像崇拜(金牛犊)中皈依的标记。
政府的意图显然是设法占据这些位置,担心有人会利用有国家和国际名人出现的机会,达到与教宗来访无直接关系的其它目的。的确,近几天有数以千计的人走上街头,举行反政府示威活动。不过,这不会影响教宗的访问。
首先,我们应重新发现世界各地因各种灾难而受苦的人的面容。每一个难民,每一位逃亡者都是人,他们有梦想和痛苦,也渴望过上一个有尊严的生活。其次是补助原则。
人很难去爱一个让自己害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