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的新教运动使北欧大部分民族脱离了罗马,之后的脱利腾大公会议刷新了教会。而16至17世纪则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在2月12日至18日牧灵访问墨西哥期间,将特别前往恰帕斯(Chiapas)州看望当地原住民团体。墨西哥城总教区的周刊《始於信德》(DesdeLaFe)1月24日发表了一篇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主内的弟兄姊妹:在中央统战部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今天在北京召开纪念思高圣经出版50周年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大会的主办方向前来参加思高《圣经》
在天津召开公进会全教区会议时,雷鸣远神父和大家讨论创办学校问题,无论在都市或在乡下,都需要有完全小学,此外还应该有一个中等学校,如果可能的话,大学自然也可以包括在内。
从第5世纪起,厄弗所大公会议(公元431年)和加采东大公会议(公元451年)召开之后,教会分裂成3大派别:聂斯多略派、雅各伯派和梅尔基特派。这些不同神学观点的背后,有着文化上的分裂。
当圣神的风在五十年前借着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吹向全球教会时,福传的热潮也一并掀起。圣神带领整个教会开始了革新、交谈与福传的工作。教会带着基督的嘱托你们要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
梵二大公会议后,教会要求神长教友重新认识圣神,领受圣神。近几年来大陆的神恩复兴运动逐步发展,给教会重新注入了活力。为加深对圣神的认识,我们今后将连续刊登这方面的内容。
事实上,在梵二大公会议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已经够清楚了。
这一年修会召开的总会议上,把全修会分成若干省,其中之一为海外省,之后改名为圣地省。
我们又想到教会在最初几次大公会议中为奠定基督信仰真理的基础,以天主圣三和基督学教义为起点所走过的行程。在那个以教会以外没有救恩为标志的时期,许多争斗都是为了对抗异端。若不领洗就不能进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