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对“桥”很着迷,尤其是横跨三地、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一件工程界的杰作。这些日子,每次途经通过凼仔的新桥附近时,我瞥见这些奇妙之桥是如何建筑的。在任何特定的
丙年复活期第四主日,善牧主日“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随我;我赐予他们永生,他们永远不会丧亡;谁也不能从我手中把他们夺去。”(若10:27-28)今年的善牧主日
……本主日是圣周的开始,我们在福音中再一次听到主耶稣的受难始末(路22:14-23:56)。当我们再次聆听者福音,我们会细心注意,还是像看到新闻中各死伤悲剧般,存有一份习惯的心态呢
信德网讯10月15日,陕西三原教区咸阳堂区在教堂堂院内举办了首届书画展活动,旨在营造一个用书画、文字福传的环境,达到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目的。
最后,也取得了天主教会在文化活动方面与当地村委合作的保证,这样不仅让村民在物质生活上有保证,同时也借着教会在文化上的参与,让村民在精神素质上得到提升,为创建和谐社会、提高公民素质、服务社会大众及广传基督福音方面
为回应北京教区的家庭年,在这个神圣的日子中,来自堂区的42对夫妻在夫妻组的陪伴下,以幸福家庭、家庭和睦为主题,开展了北京南堂建堂420周年及教区家庭年系列活动“家庭信仰与婚姻见证”分享会。
唐贞观年间的景教虽在当时非常兴盛,可吸收了太多的佛教词语和服饰,未能创造出基督信仰的氛围,因此未能给中国历史留下神圣的一笔,若不是明熹宗天启三年在陕西周至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国人谁会知道基督宗教在唐朝时倍受尊崇呢
圣座各科学院十一月八日在梵蒂冈主教会议大厅举行第十二届公开联合院会,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发表书面讲话,勉励各科学院必须在教会和俗世内推动一种由信仰所孕育、足以彰显基督信仰生活之美、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文化
教宗方济各在《以父亲的心》宗座牧函中鼓励我们:“我们需要将愤恨和失望放下,不带世俗的认命,却满怀望德的刚毅,坦然接受那些确实存在但不是由我们选择的事情……在此,我们亦再度看到基督信仰的现实主义,它不排斥任何既存的事物
的确,随着教友素质的不断提升,神学知识的丰富,过往从不会在意的信仰内容会更多的被重新加以认知,这也说明,教友不再是盲从,而是有了更深层的探究,可以说,这绝对是信仰素质提高的具体表现,值得庆贺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