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讲话集中在基督讯息恒久不变的现实性上,他说:不应该将它降到舆论喜欢的层度。不是福音永恒的话须要按照聆听这话的人的智力而作程度调整,相反,人类生活的现实常须回溯到天主的永恒。
教宗梵蒂冈城国代理主教科马斯特里枢机在本笃十六世86岁生日接受本梵蒂冈电台采访时说: 答:本笃十六世教宗以谦逊的举动结束了他的伯多禄牧职,他给教宗方济各走向福音纯朴的牧职铺路。
他说,这三项提案都违犯传统家庭制度,更与《圣经》里所说「人应离开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为一体」(创2:24)不相符合。
教宗感慨说:为什么儿童要受苦?为什么儿童得死去?若认为死亡便是一切的终结,那么死亡会令人感到害怕,惊恐,成了一种威胁,打破每个梦想和希望,破坏各种联系,中断每个旅程。
当天是常年期第二主日,福音记载洗者若翰为耶稣作证说,他是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问道:一个柔弱的羔羊怎能除去世上的所有罪与恶呢?教宗回答说:用温良和爱。 耶稣非常柔弱,如同一只羔羊。
有一种民族智慧说:宁死不屈。基督徒智慧则提倡:屈而不折。这是理解生命的两种方式。前者由于它的刚烈,很容易与他人筑起无法沟通的墙,直至心生仇恨。
他说:我向在场的众多儿童致以亲切的问候。我特别念及这些家庭,他们将奔赴世界各地,去宣讲和见证福音。教会感激你们的慷慨奉献!我感谢你们在教会和全世界所做的事。
年初时,北京南堂冯国新神父在弥撒中讲道时说:“有人说看不见奇迹,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奇迹中,那些我们认为做不到、想不到的事而得到了,就是天主给我们的奇迹。”我听了冯神父的这句话,暗暗记住。
教宗引用书信中的话强调人永远在与罪搏斗:「如果我们说我们没有犯过罪,我们就是拿天主当说谎者」。「如果你说你与上主相通,就该在光明中行走!切莫陷入双重生活!
教宗说,这一切都有悖於做子女的境况,有悖於我们原本的圣召,因为我们就是为此而受造的,子女的身份根植於我们的遗传基因,只是後来我们与天父的这种关系破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