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此刻的义务
2013-12-24

基督能够进入你所工作、休闲或吃饭的地方,他会进入你的家庭或餐馆,他会进入学校或单位食堂或地铁站等等。

两位老人不同的晚年生活
2014-01-25

这两个老人都出身于老教友家庭,晚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状况。先说那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她的丈夫是个建筑工人。她人虽缺点很多,但对主还算热心,能常去教堂参与弥撒,带领老伴念好早晚课。

罗马:教宗方济各祝贺远东及世界各地庆祝农历新年的人们佳节愉快
2014-01-28

愿他们心中对友爱的不禁渴望,能在家庭的亲密中找到绝佳之处,让人能发觉友爱、受到友爱的教育,并付诸实践。这将为建设一个更有人性、由和平统治的世界,提供宝贵的贡献。」

四十而不惑
2005-02-22

人到中年,在事业上要“有所作为”;在家庭里,既要是好儿子,又要是好父亲、好丈夫。

斯里兰卡教友弥撒中罹难 神父僧侣齐心赈灾
2005-01-06

另一方面,科伦坡总教区西岸各堂区有成千上万的教友,在巨浪冲走他们的家庭和财产后,纷纷涌至教堂。

苦命的妈妈
2004-11-19

41岁的时候又失去了她深爱的丈夫,太多的不幸和家庭的重担从此落在了我苦命的妈妈一个人肩上。妈妈从不抱怨上天对她的不公,依旧笑迎人生,一心一意向着主。

敬礼圣母
2002-05-05

孝爱圣母 好多虔敬圣母的家庭在圣母月内,供奉一尊圣母像,像旁点燃蜡烛,装饰鲜花,每晚在圣母像前,念晚课和玫瑰经,念一些热心短诵,如:和平之后为我等祈,罪人之托为我等祈,这是很好的敬礼,对孩子们更有启发性

耶稣诞生在12月25日?
2005-12-16

日后产生了耶稣诞生的文献,可能是初期信徒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接受了耶稣的福音,尊他为救主,便要多知道救主的一切:他的父母家庭、生辰时日地点等等。

生命之弦
2005-10-14

特别是对于那些过了不惑之年的人,可谓身负重担,来自家庭、单位、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很大。如果整天疲于奔命,过分忙碌,就会积劳成疾,甚至出现意外,最终酿成悲剧,其实是很得不偿失的。人生如旅。

给福传人员的三点忠告
2006-01-06

我就听一位神父讲过这样的故事,一个新奉教的教友家庭,领洗后虔诚热心,每天都去教堂祈祷、望弥撒。但有一天儿子开车出了车祸,命丧黄泉,这家人从此便不再祈祷、进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