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修院教学、还是在教堂讲道、或者在牧灵福传路上,他都是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辛勤耕耘、默默的奉献,以一颗坚韧不拔的心,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郭神父们的一生,更是无私奉献的一生。
进入20世纪以后,他们不仅在原来的大四合院北面又接上了一个内院,还按照熙笃会修院的传统,在院内建起了一个法国式的教堂。和全世界的熙笃会修院一样,教堂是他们精神的聚合点。
即使刮风下雨、下地干活再累也要去教堂,去和耶稣说上几句话,特别喜乐,感觉到没有耶稣就没有办法生活了。”现在村里近400名教友,有40多个女会员。
他由保姆带大,那保姆就像妈妈,从小喂他吃奶;他可以走路之后,还常带他去教堂,因为保姆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他在2013年5月25日的清晨弥撒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少女妈妈来到教堂要求给自己的孩子领洗,堂区秘书却说:不可以,因为你未婚生育!
整个建筑全部选用当地乳白色石头砌垒而成,犹如坚固的堡垒;教堂则像座塔楼。其建筑风格有巴勒斯坦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人们赞叹耶稣不愧为纳匝肋的木匠,隐修院的内廓与外观严整密合,烘托出一种清幽的神秘气氛。
听伯伯讲太爷爷是一个很正直、勤俭、善良的人,年轻的时候经常晚上到村里的教堂和教友们攀谈,就在这样的交谈中圣神开启了太爷爷的智慧,天主的救恩临于我们家,开启了我们家族的信仰历史。
有一次,一对老年医生从千里外来找老父,他们从车上看到一个老人在教堂大门附近走着,立即停了车,从远处呼唤老父。老父问他们:从未见过面怎么会认出我?老医生说:神目告诉我一定是您,没有别的人会像您这样。
在小学二年级暑假时,妈妈让我去教堂参加儿童要理学习班,给我们讲课的是两位修女。
有病痛的父母,要常怀爱心、耐心陪伴他们看医生、做复健,在陪伴时和他们聊一些教堂有趣的活动、信仰的故事。当然要先做他们信任的儿女。在庆堂或圣诞节、复活节聚餐时,带父母一起去参加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