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亚松达之路导向和谐 真福亚松达升天百年庆大会侧记
2005-05-06

弥撒由李建唐、王荩二主教主,梁先宝神父和武锦维执事辅祭,30多位神父共祭。著名音乐家、特级教师耿辉指挥着山西总修院修生和进修班修女演唱奉献弥撒。

追忆敬爱的苏百勤神父
2016-09-13

那时教区还没有普及中文新弥撒,神父们做的是拉丁文弥撒,穿的白袍、祭衣是法国式祭衣,祭衣穿戴的先后顺序是领布、大白袍、圣索、领带、手带、祭披。

新时代的中国教会
2017-05-10

旧时也有这样的事例,就如旧时弥撒中神父戴的祭巾(一种四片瓦的黑帽子),就是适应中国以整冠表示礼貌(外国以脱帽为)。虽说这是本地化,但已不是现代化了。不能说一切旧的东西连糟粕都是该恢复的。

一位百岁牧者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上)
2021-10-17

(照片:圣神安慰会提供)记得1988年5月29日,在陈柏庐主教的晋牧补及就职典礼上,(当年还是执事的)我首遇年过六旬慈眉善目的杨祥太神父,但没有过多交结。

百岁母亲 笑对死亡 开启新生
2024-11-28

坦然面对死亡,希望早走10月20日下午在急诊室,曾给母亲行简单的傅油。11月3日,我为母亲再次施行傅油圣事。在大家的提醒下,母亲自己完整、准确地念完了忏悔词和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颂。

让礼仪中的宣读更到位
2020-12-10

(《感恩祭典》对主的要求:清晰朗读、高声念、默念)方济各教宗提醒我们:大声地诵读所选的经文,是因为我们自己需要聆听到经文的声音人类自己需要聆听到天主的话语。

移民特稿:中国教会回应移民问题
2013-01-13

京津沪之外,在华参与英法文主日弥撒的外侨教友统计(2011年6月15日)案例五:在华德语教友团体的牧灵照顾23早在1987年为与中国学术界寻找新的合作途径,圣会弥维礼神父(P.WilliMuller,

殉道中国的文致和主教
2014-10-31

有一次文主教下乡去一个堂口给孩子们行坚礼,赵神父的父亲有事未能随行,于是赵神父便和文主教一起去了,赵神父说:在路上文主教没有说一句闲话,而是不停地诵念玫瑰经,他那份虔诚的表情,让我深受感动。

同情
2002-07-23

你没有给我行口亲,但她自从我进来,就不断地口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她却用香液抹了我的脚。

从《宗徒大事录》中探寻教会的复兴之路
2015-11-02

对于这些选举产生的教会领导成员,神父要为他们行派遣,他们立在宗徒面前,宗徒们祈祷后,就给他们覆了手。(宗6:6)这样做并非繁琐,因为这是教会的大事,应该是庄重的、神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