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则以当天福音的记载着重论述了年轻的玛利亚和若瑟与这两位长者的相遇,説明年轻人藉此看到了他们的使命,年长者则实现了他们的梦想,这一切都是因为耶稣位於这相遇的中心(路二22-40)。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城的场景,其中既有民众的喜乐与欢庆,也有耶稣苦难的苦涩与悲伤。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邀请信友们好好省思这段福音章节,因为其中也暴露了今日男女时常持有的情感和矛盾心态。
指出福音具备改变那些本着信仰接纳福音的人的力量,使他们摆脱邪恶,直至学会满怀喜乐和生命的新意为上主服务。到圣洗池前时从来都不是独自去的,而是在整个教会的祈祷伴随下。就像列品祷文。
玛窦福音21章12-13节记载:耶稣进入圣殿,把里面的商人、顾客全部赶出,又把兑换钱币者的桌子以及买鸽子者的凳子推翻。耶稣对他们说:“经上写着:‘我的住所做祈祷之所,但你们把它变成了贼窝!’”
把传扬天主福音的工作局限于8小时以内(早8时~下午4时)其余时间则关门大吉,谁也别想进堂。我想,这也太制度化了吧。在报上看到,国外许多堂区开展了24小时不断有人轮流陪伴圣体、朝拜圣体的活动。
这个恩宠不仅使他听到、见到了福音,而且成为福音的传播者。他和其他宗徒们一起,奉耶稣基督的命令到处去传扬福音。从他开始,人类历史拨开乌云见青天,开始走上新的道路,看到了新的希望,生活在新的时代。
我们的《天主教教理》第2296条:“在死后捐赠器官是高尚而有功绩的行为,值得鼓励……”祈愿天主,祈愿圣母玛利亚助佑他们,为实现这一人生夙愿,以这种非凡的善行与义举去见证我们的信仰,传扬基督福音,为光荣我们的在天大父去践行仁爱
以后便负起了给华侨传福音的使命。子辉蒙席晋铎之后,被派往描戈律服务。60年如一日,一直到他去世,牺牲之大可想而知。
按照同道偕行的观点,守护自然保留地的原住民在接受基督十字架的福音后,应当被视为对抗气候变化的盟友。关于这点,一位弟兄教会代表指出,必须集结众人之力,投入对话,因为友谊「尊重、保护并照料」一切。
教宗最后总结道:「让我们从福音开始,家里的柜子上放著一本敞开的福音书,并且随身携带福音,在手机上读经,每天让福音启发我们。我们将发现天主与我们同在,祂照亮我们的黑夜,以爱引领我们划向生命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