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传福音,引领他人认识救主耶稣基督,得享耶稣复活的光荣,获得耶稣基督的救恩,实在是一件最爱人的工作。人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何况使一个人的灵魂得救,可以说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另有事例可以作为我们珍惜主恩的他山之石,乃是两位作家在域外的亲身经历,而让他们自己觉得汗颜的同时也对人家环保意识的普遍重视感到惊叹:一位作家受邀去国外友人家做客,谈笑之时有女仆问他是否要来一杯咖啡?
感谢天主,也感谢中国教会的恩人们。今天早晨我觉得好像多多少少学界对天主教会有一些误会或者是不理解,或者是缺少了解。我想这个研讨会,这个研究更好像是一个展窗,让学界的朋友们都看一看天主教会的真实样子。
今天,天主继续以圣事的方式临在我们中间,将救恩带给每个人和整个受造物。在圣事中,我们与天主子耶稣基督相遇。
她同姥爷一样希望我们有信仰,姥姥的心情我能理解实是想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得沾耶稣基督的救恩。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她最终没能全部都带入教会。
这个请求得到了黎巴嫩马龙尼修会会长玛勒克·博乌·坦诺斯(MalekBouTanos)神父以及Chbaniye村庄堂区本堂玛荣·查莫恩(MarounChamoun
4、认罪而悔改,人的软弱在本性中彰显,唯有赖十字架耶稣的救恩,善度超性生活,即脱去旧人,穿上新人基督(弗4:23),摆脱罪恶生活如荡子回头金不换。
瑞浩德·舍岱在陈述有关“我们的天父”一词时解释说:以“我们的天父”开始祈祷,为我们带来很大的安慰:我们都被允许呼号“天父”,这一个词包含着全部救恩的历史。
无玷圣母圣心,求你为我们全家人现世及临终时祈求主恩。
他们进教时间不长,继而便能用文字福传,虽说有天主的特恩照顾,但也需要他们自己反复不断地学习,“己之所无,无以予人”,只有将圣经教理读懂读透、深刻彻悟、融会贯通,才能撰文示人、引导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