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玛加伯书》中,犹大对阵亡者的善举(加下十二45)和圣保禄在《格林多前书》中关于“爱永存不朽”(十三8)的思想为教宗提供了对复活的第二个省思,即行爱德是“对生命的质询”,关乎著“复活的问题”。
教宗方济各当天在公开接见中的勉励格外意义深远,他说:「亲爱的年轻人,你们要做『盲人的眼、跛者的脚』;亲爱的病人,你们要时时感受到教会祈祷的支持;而你们,亲爱的新婚夫妇,你们要爱护那永远神圣的生命,就算它脆弱又患病
让我们被天主的仁慈更新及愿全世界享有和平是教宗对当代人寄予的厚望。 复活主日上午参礼的信友超过25万,将圣伯多禄大殿广场和近乎整条和解大道挤满。基督复活了!
巴拉干枢机又说,基督信仰灵性的纾缓治疗实现了将疾病与死亡转变为生命泉源的矛盾理论。通过这个灵性的引导,达到生命的最高峰,人的所有热切渴望都在此得到满足。
教宗首先提出一个基本问题:基督信徒如何回答有关死亡的问题,这是每个时代的人对尘世生命终结的意义提出的疑问。教宗指出,基督信徒必须怀着对天主的信德和以基督死而复活为依据的坚定望德来回答这个问题。
因此,基督徒的任务是怀着一颗能够被人类需求感动的心为生命和共融服务。慈悲的老师在向祂的门徒传授怜悯,这是我们从五饼二鱼事迹中得到的讯息。
1、在一个名叫宁家营的村庄,有一位瘫痪在床的慕道者,在我们送给他"圣经"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他居然将之读了一遍,且抓紧机遇给其亲朋好友分享他阅读"圣经"和接触天主教信仰后的感受及生命的极大转变。
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RanieroCantalamessa)神父3月24日上午在梵蒂冈救主之母小堂带领教宗和圣座人员进行四旬期第三场默想,省思圣神如何带领我们认识基督死亡的逾越奥迹,以及我们每个人生命和死亡的意义
创15:5-12,17-18;咏27:1,7-9,13-14;斐3:17-4:1;路9:28-36四旬期是一个在天主内更新我们的信仰生活的蒙恩时期。
所以教宗鼓励进一步地反省自己与天主的关系,好能更新信仰生活。当天福音中的比喻只提到了两个儿子,但是教宗指出在他们背后有一个神秘的第三个儿子,他就是说是,并且去实践诺言的天主唯一圣子,耶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