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精神体;文化是载体。具体而言,宗教信仰与任何文化不会发生冲突,产生矛盾,相反,两者之间会相辅相成。
现在我从门徒班的精神——改变自己、活出基督和复兴教会三个方面,同时结合我自己的牧灵经验来分享微风门徒班的福传方式,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一、改变自己为什么要改变自己?
……因此,在慈悲禧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呼吁全欧洲的教区、宗教团体、修道院和圣殿具体体现福音精神,接纳一个难民家庭。这是为慈悲禧年做准备的具体举措。
(玛6:22-23)眼睛在此已经明显地超越肉体的眼睛而指向精神的眼睛,眼睛的康健指向心灵的单纯,病症就是邪恶的意念,将影响整个人全身是否光明。
之后,我们还要在精神层面安抚他们,希望这对父母能好过一些。追思会会长禹济信说。崔京淑表示,这样令人悲伤的意外事故在教外人看来是极为不公的,但信仰就是通过这样的事情才展露出来。
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在其深刻的通谕《信仰与理性》(FidesetRatio)中,以优美的意象描绘了人类认识天主的两种方式:“信仰与理性,好比是人类精神赖以飞翔,瞻仰真理的两只翅膀。”
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
在2010年北桥寨的圣诞晚会上,王思雨唱了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优美的歌声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王会英说,这是唱给她姥爷的,长大后要像她姥爷一样用音乐光荣天主。抬头一座山,俯首一条河。
她在单位认真工作,勤劳做事,同事之间和谐融洽,她的行事为人,处处体现出基督的精神,展现出一位真正基督徒的面貌,深得领导和同事们的欣赏。
这种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