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这个女人跑去召唤村子里的人,因为使命感正是源于感受被爱之体验。如果不是她的被理解、被欢迎、被宽恕的经历,她能带来什么宣讲呢?这幅图像让我们反省寻找新的福传方式。
圣奥斯定回应这些疑问说:“你为什么搪塞召唤你的那一位,你既确信报酬,只是不晓得哪一天?所以要小心,免得你因迟延而失去他应许给你的。”
所以,我想在此邀请所有蒙天主召唤在祂的葡萄园工作的人,更新他们的忠诚回应,特别在我为纪念法国亚尔斯本堂神父圣维雅纳、这位历久弥新的模范司铎和牧者,去世150周年时宣布的司铎年内。
2008年,在天主召唤中,我和寻小平领了结婚证,我的肩膀又有了依靠。2010年,寻也领洗了,我的心情轻松了,人也精神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2011年我们翻修了老房。
每到一处圣堂,我就感觉主在召唤着我们,耶稣在等着我们。我想,只有在天主的圣殿,才能找到这种感觉吧。最后一站是福安养老院,也是我感受颇深的地方。
痛苦使我认识到没有任何人可以救自己,在极度的痛苦中,耳畔又想起了天主的召唤声:来,跟随我,我要使你满足!儿时跟随主修道的想法再一次萌动,再三考虑之后,毅然选择了跟随主,走一条更高超的道路。
曾有这样一首歌曲,内容大概是天主用千万种方法召唤千万种人,天主用千万种方法引导千万种人,由此也可引申出更多类似的词语,如:天主用千万种方法启迪、眷顾、医治、拯救千万种人。实际也确是如此。
但若瑟去世后,强大起来的以色列子民没有得到相应的福乐,却要遭受更大的奴役和压迫,因此,主的召唤更贴近了他们心中的呼唤归家吧,不要再游荡,由四位兄弟姐妹以混声四重唱的形式,邀请所有的兄弟姐妹不要忘了主的仁慈
这群台湾圣祖因着天主的召唤,冒着生命危险,逃难到台湾,然后就此定居。许诺原本是来自天主,当初台湾圣祖为求更好的生存环境而远走他乡,从信仰的观点来看,也是上天的许诺。
天主教仁爱医院里的一些热心教友在闲暇时常给易多默讲些有关信仰的道理,此时一直渴慕真理的他,如鱼得水,抓住每一次机会与他们探讨真理,扩展信仰的领域,同时他自己也在工作之余常去教堂,听神父讲道,以加深对信仰的认识,天主就在这时向他发出了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