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撒玛黎雅人仍然自认为是以色列的后裔一样,人无论如何都会肯定自己的原始身份。
为此,他们积极从福音善良的撒玛黎雅人、善牧等章节中汲取精神动力。这一团体中有会士、平信徒,集体开展传教工作。
成立三十年来,塞赫勒若望•保禄二世基金会努力在布基纳法索、佛得角、乍得、冈比亚、几内亚比绍、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等九国范围内完成善良撒玛黎雅人的使命。
福音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或真福八端的章节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不专属於基督徒。最後,枢机勉励欧洲全体基督徒谨守基督信仰观,做真正自由的人。
“你们要以聆听的目光活出生命与思维之间的互动,懂得让《公教文明》成为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期刊。
效法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在人群之中,以谦卑地服务去关怀、治愈受到伤害的人。
福音中的怜悯则是在有需要的时刻陪伴人,如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一看见’就动了‘怜悯’的心,‘遂上前’提供具体的帮助(参:路十33
只有一个被人们视为仇敌的撒玛黎雅人对他动了恻隐之心,为他包扎伤口,并给他安顿住所。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常会遇到一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个时候我们是充当司祭、肋未人还是撒玛黎雅人呢?诚然是后者。
教宗说:慈悲禧年激励我们敞开大门,要求我们牢记真福保禄六世教宗在结束梵二大公会议时提倡的慈善撒玛黎雅人的精神。今天跨越圣门正是要求我们努力做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教宗接着引用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路十25-37),表明这个比喻是「今日人类的故事。人们的道路上满目疮痍,因为置於中心的是金钱、事物,而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