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撒玛黎雅人仍然自认为是以色列的后裔一样,人无论如何都会肯定自己的原始身份。
效法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在人群之中,以谦卑地服务去关怀、治愈受到伤害的人。
福音中的怜悯则是在有需要的时刻陪伴人,如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一看见’就动了‘怜悯’的心,‘遂上前’提供具体的帮助(参:路十33
只有一个被人们视为仇敌的撒玛黎雅人对他动了恻隐之心,为他包扎伤口,并给他安顿住所。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常会遇到一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个时候我们是充当司祭、肋未人还是撒玛黎雅人呢?诚然是后者。
教宗说:慈悲禧年激励我们敞开大门,要求我们牢记真福保禄六世教宗在结束梵二大公会议时提倡的慈善撒玛黎雅人的精神。今天跨越圣门正是要求我们努力做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教宗接着引用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路十25-37),表明这个比喻是「今日人类的故事。人们的道路上满目疮痍,因为置於中心的是金钱、事物,而非人。
五月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善良的撒玛黎雅人基金会将在罗马召开国际研讨会,主题是以人为本防御和治疗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圣座医疗牧灵委员会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基金会于6月14日到15日在罗马圣庇护十世大厅举办以儿童作为人和病患的治疗方法比较为题的研讨会。来自5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人将参加会议。
(梵蒂冈新闻网)圣座新闻室9月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圣座教义部的信函《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这份文件由教宗方济各批准,谴责各种形式的安乐死和自杀,支持家庭和医护人员。
在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故事中(路10:25~38)主给我们说明了人和人关系的根本前提是爱的给予。